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解释大全 成语解释大全
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_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有哪些
ysladmin 2024-06-27 人已围观
简介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_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有哪些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启发。1.那些被误用的成语?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那些被误用的成语?
2.常用误用成语有哪些? ,
3.成语运用十大错误类型及例句
4.成语误用分析:炙手可热的“旧词新用”
那些被误用的成语?
A. 有哪些被现代人误用的成语经常被误用的成语 :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其前不能加 “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恻动人。指文章写得好。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大力的帮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用在贬义场合。
12、不胜其烦:指不能忍受其烦琐,用在贬义场合。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人心胸坦率、坦白,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贬义词。
B. 你知道哪些被误用的成语
"我思故我在"。本来意是复杂的:任何自东西都是可怀疑的,只有我在思考这一个现象是不可怀疑的,因此我思体现了我在。常有人拿来表面意义地表达"我是个思想者"的伟大意义,也有人误解为唯心主义。对于因为时间而改变的成语意思,既然词典都接受了,我们为何不接受呢?
C. 现在被误用的成语有哪些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误用:教训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内不可修改的言论。误用:刊登容
差强人意:大致上还能使人满意。误用:不合或是用反意思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误用:建筑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冲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为自然景观。相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平铺直叙: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常误用为贬义。类似的还有名噪一时,也常误用为贬义。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误用:请假。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用为缺乏整体观念。
D. 你知道哪些被误用的成语来分享下
"我思故抄我在"。本意是复袭杂的:任何东西都是可怀疑的,只有我在思考这一个现象是不可怀疑的,因此我思体现了我在。常有人拿来表面意义地表达"我是个思想者"的伟大意义,也有人误解为唯心主义。对于因为时间而改变的成语意思,既然词典都接受了,我们为何不接受呢?
E. 常被误用的成语有哪些能举例子吗
经常被误用的成语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4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4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4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4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4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4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4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4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5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5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F. 有哪些一直被人误用的成语或俗语
被人误用的成语或俗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很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不少人凡形容美好事物都用这个成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现在常被扩大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能用来表达“讲义气重感情”。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词用“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就很滑稽。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能用来表达“画得又快又好”。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常和“不负众望”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做坏事,就错了。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
G. 哪些被现代人误用的成语
经常被误用的成语 :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其前不能加 “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恻动人。指文章写得好。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大力的帮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用在贬义场合。
12、不胜其烦:指不能忍受其烦琐,用在贬义场合。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人心胸坦率、坦白,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贬义词。
14、身无长物:指身边没有多余之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30、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
H. 现在被误用的成语有哪些
成人来高考复习成自语_难度及..
成人高考复习成语 北京成考报名,尚德考生登录入口,新生...
广告
高考常见误用成语
2016-11-26 766人 62页
4.5分 用APP查看
一、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
(一) 褒错用贬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考试大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人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抄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I. 那些被误用的成语,再乱用真的要贻笑大方了
①万人空巷:形容庆祝盛况,不是巷子空无一人;
②目无全牛:形容技艺纯熟,并非没有全局观;
③差强人意:大体使人满意,不是不能使人满意;
④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不是首先接受任务…
J. 有哪些成语是被误用的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误用:教训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专的言论。误用属:刊登
差强人意:大致上还能使人满意。误用:不合或是用反意思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误用:建筑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冲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为自然景观。相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平铺直叙: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常误用为贬义。类似的还有名噪一时,也常误用为贬义。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误用:请假。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用为缺乏整体观念。
常用误用成语有哪些? ,
1.伶牙利(俐)齿: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2.流言非(蜚)语:蜚,同“飞”。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3.留(流)芳百世:美名流传百世。流芳,流传美名。
4.毛骨耸(悚)然:悚,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5.别出新(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讲。
病入膏盲(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假,假借、依靠。“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胫,小腿。“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14.苍(沧)海桑田:沧海,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制,取得。“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18.发奋(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
分道扬镖(镳):镳,马嚼子。“扬镳”义为“策马”。“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
22.甘之如怡(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是,正确的。“其是”,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攻城掠(略)地: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
29.汗流夹(浃)背:浃,音jiā,义为“透彻”。“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34.既往不究(咎):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不咎”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金璧(碧)辉煌:“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7.精兵减(简)政:“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38.苦心孤旨(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诣,到。
39.烩灸(脍炙)人口: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40.老奸巨滑(猾):形容十分奸诈狡猾。猾,狡猾
41.厉(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振奋。
42.礼上(尚)往来:尚,崇尚,讲究。“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3.廖廖(寥寥):无几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44.暗(黯)然失色:黯然,阴暗的样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45.按步(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类型及例句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稗官野史——不是“低俗读物”;筚路蓝缕——并非“衣裳不整”;不刊之论——不是“不能刊发的言论”;不忍卒读——不是“形容文章写得不好”;不足为训——不是“不足以作为教训”;不赞一词——不是“不说一句赞成的话”或“一点赞美也没有”;差强人意——不是“不能令人满意”或“不尽如人意”;江河日下——不是“水流一天天在减少”;呼之欲出——不是“某事物处于出现的边缘”;平分秋色——只能指双方,不能指多方;
二、易褒贬失当的成语:
不可理喻——不是“不合情理”;蠢蠢欲动——这是一个贬义词;轰轰烈烈——是褒义词;满城风雨——含有贬义;叹为观止——是褒义词;
三、易混淆范围对象的成语:
不情之请——指自己的请求不合理;鼎力相助——这个成语一般不能与第一人称共用;三长两短——是一种对于死亡的隐讳说法;蓬荜生辉——这是用于自谦;
四、易误读误写的成语:
暴殄天物——“殄”误读成“zhen”;草菅人命——“菅”误读成“guan”;东施效颦——是“效”不是“笑”;谈笑风生——是“生”不是“声”;
五、易张冠李戴的成语:
遍体鳞伤——区分于“伤痕累累”;不胫而走——不是“不翼而飞”;耳闻目睹——与“耳濡目染”区分;
希望这些可以帮助你
成语误用分析:炙手可热的“旧词新用”
关于成语运用十大错误类型及例句如下:1.?望文生义。成语往往是由典故总结引申而来,当我们不知道这些典故或者由来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望文生义,直接通过字面意思来解读成语。
例如成语“万人空巷”,直接字面意思就是巷子没人,是空的。而实际意思确是家家户户都从巷子里出来庆祝,欢迎,街上人很多。与其字面意思恰恰相反。
2.对象误用。有些成语应指特定的对象。其使用范围仅限所指对象,用在其他对象上就不合适。
例如: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一生做的好事罄竹难书。
句中成语“罄竹难书”本义是用来形容罪行累累,多的写不完。它不能用来陈述雷锋这一值得大家学习的人物身上。可以将其改为“不计其数”。
3.褒贬误用。成语多是由典故引申而来,部分成语有释义中有明显的褒贬之分。
例如:如做官数年,他犯下的罪行叹为观止。
句中的“叹为观止”一词往往赞美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此处却用来形容“罪行”这一不好的事物了,属于褒义词错用贬义词,可以改为“罄竹难书”。
4.轻重失当。有些成语词义较重,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如: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义无反顾”指道义上不容许徘徊退缩;只能勇往直前。而句中“为出版画册而放弃休息时间”与“道义”无关。此句使用了语义成程度较重的成语,属于轻重失当了。可以改为“毫不犹豫”。
炙手可热?的典源,一般辞书都引杜甫的《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其实,比杜甫更早的崔颢诗中也有?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长安道》)他们的用意都是抨击和讥刺那些位高权重者的作威作福。可见,?炙手可热?在唐代就是一个流行的贬词。自从明代程氏编纂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把?炙手可热?作为 典故 收进去,这个 成语 就流传开来,它的讽刺?权势大气焰盛?的含义也就在汉语语库中凝固下来。问题在于,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在一般书报中难以见到它的?仙踪?,尤其是对人们学习词语有重要影响的中小学教材,绝不?昙花一现?。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越来越多地见到它的?尊容?了,可它的意义却又变得大相径庭,感彩发生了180?大转弯。以下是笔者所搜集到的近几年各种媒体的部分用例:
①在一个变化的市场中,冷门股和热门股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今天的冷门股,明天就可能炙手可热。今天的热门股,明天也可能?门前冷落车马稀?。
②MTV音乐电视频道1981年创建于纽约,最初只是一个以播放流行音乐为主的音乐电视频道。?从那以后,很多歌手通过MTV音乐电视频道一步步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
③《哈利?波特》新书炙手可热该书加印80万本(中新网2003/6/25)
④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加,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电子商务师将成为21世纪炙手可热的职业之一。(搜狐IT2003/9/9)
⑤换成5年前,一块?海?字招牌或许意味着薪水翻倍、机会增加,而今,?炙手可热?、?头顶金色光环?一类的溢美之辞已渐渐远离他们,务实的广东人开始平静地看待海归派。
⑥橘色无疑是今季最炙手可热的颜色,无论是脸上的彩妆、身上的新装,还是脚下的新鞋,都能与这种颜色扯上关系。(搜狐女人2004/7/7)
⑦在?阜阳奶粉事件?报道中,由于一些强势媒体和栏目的介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奶粉事件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央视国际2004/7/8)
⑧南京高校中,南京邮电学院在历经两年的低潮之后再度雄起,今年 分数线 可能攀升至595分。而与此同时,几所多年来炙手可热的高校却遭遇?滑铁卢?,线上生源不足,可能要吃二志愿。
可以看到,在以上用例中,?炙手可热?的原义已经荡然无存,今天已经演变为热销、走红、受欢迎、人气旺、为大众所关注等含义,一般不再带贬义。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在1990年代多用于股市,指那些受股民追捧、热门的股票,后来进一步扩大,可以指人才、明星一类?抢手?的人物,也可指商品、物资、行业、单位、书报等各类事物,还可指话题、概念、题材等抽象事物。
对待?炙手可热?的这种?变异?现象,一些语文报刊持批评态度,其中最用力的似乎是《咬文嚼字》。1996年第3期发表董小英的 文章 ,批评《中华读书报》的两个用例,认为该报把这个成语当作?热门?之义来使用,违背了?炙手可热?的原意。1999年第9期刊登戴建华《成语运用刍议》,文中引用《名作欣赏》的一处例句,指出?炙手可热?不能正面形容人物名声很大,认为成语褒贬,不可不辨。直到2002年第3期,还发表署名若谷的专文说:?近年来,成语?炙手可热?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用来形容某些人走红行时,《北京日报》上甚至出现?清华学子炙手可热?这样的标题。?文章批评了这种?望文生义?的现象。
实际上,近几年来,?炙手可热?违背原意而改用新义的例子有增无减。笔者最近从新浪网?查博士?搜索引擎所获结果,关于?炙手可热?的全文检索共62条,对前100条作统计,其中用来形容人物的55条,包括影视明星、歌星、球星、导演、造型师、紧俏人才等,没有一条是贬义的;其他45条中与经济有关的事物和概念相对多一些,如市场、公司、商品、股票、土地、宾馆、职业、行业、专业、投资、旅游等。总之,没有一条符合现行成语辞典中的规范解释。这是一个?无情?的语言事实。这里存在一个尖锐的矛盾:一方面我们要规范词语的用法,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语言使用的实际变化,不可能对所有传媒违反现行辞书规定的?变异?用法采取一概?封杀?的立场。
讨论这类成语的?变异?,不能不面对我国社会的历史变化。?炙手可热?的传统解释,源于科举考试为入仕惟一途径的封建社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个人遭际变化,使广大士人极为敏感和拼命追求,由于步入仕途的机会少之又少,通过考试当官的道路极为艰巨,加之封建官场等级森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未能跻身于仕途的读书人对那些依靠正当或非正当途径升官进爵的人及其恶劣表现就本能地心怀不满。?炙手可热?的成语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士人?怀才不遇?的心理诉求和对世风不满的宣泄,也曲折反映了封建社会(尤其是官场)人与人的紧张关系。建国以后提倡?为人民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干群关系,旧社会的等级观念也有一定削弱,通过学校 毕业 或其他途径进入干部队伍的人数相应增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为人们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多,城乡壁垒逐渐冲破,?仇富?仇官?的心态虽然也有,但人们更多地是千方百计去寻求晋升之道和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心态也变得越来越宽容和理性化。在这种形势下,?炙手可热?这样反映不无偏狭的心理状态的旧成语发生意义的?变异?就是非常正常的了。
反过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 文化 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追求时尚的心理越来越旺盛和普遍,而且生活方式不断更新,人们关注的 热点 不断变迁,客观上经常需要这样一类形容走红,热俏,受欢迎、被追捧事物的词语,?炙手可热?的新义也就应运而生。该成语原来具有的令人仰慕、崇敬的义素保留了,而令人敬畏、避让的义素则淡出了。因此,即使?炙手可热?的旧义所表达的现象依然存在,也已经不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炙手可热?这个成语的?变异?便畅通无阻地在各类媒体中大行其道。
?炙手可热?的?旧词新用?决不是偶然的。类似的还有?首当其冲?美轮美奂?始作俑者?等。考察这些成语使用的新变化,以及历史上一些成语意义的演变,可以看出在语言内部有一个较普遍的规律:成语的意义往往较多地朝向由雅入俗、由狭到宽、由重典源向重实用的趋势变化。在历史上形成的那些释义过于艰深、复杂,义域过于偏僻、狭隘,来源过于古奥、儒雅的成语,在人们使用过程中,感到不便,影响交际,一部分逐渐消失,没有了实际的使用价值;另一部分为了争取生存而逐渐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意义更加通俗、显豁,义域更加宽泛、平一,使用更加方便、灵活。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可能是?钩心斗角?。众所周知,该成语出自唐杜牧《阿房宫赋》,四个字的解释在今天看来是何等烦琐、复杂:?钩?是动词,指攒聚钩连;?心?是名词,指宫室的中心;?斗?是动词,指相间接合;?角?是名词,指飞檐之角。?钩心斗角?合起来,就是描述宫室四周的檐角相互钩连,接合着中心的主体建筑,表现建筑物的结构错综复杂、精巧工致。这个意义当然也流行了一段较长的时间,但至少到了近代,这个成语的旧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以至于面目全非:形容各用心机、明争暗斗。比较两种解释,可以看出:前者释义复杂,义域偏狭,不易理解,使用频率低;后者意思显豁,通俗易懂,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当然还有一个文化背景就是古代宫殿建筑已逐渐成为历史陈迹,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淡化。我们猜想,这新旧两种意义一定有一个?并存?的历史时期,而它们争斗的结果是,新义全面压倒了旧义,旧义全军覆没,以至于消亡。至于在新时期发生意义重大变化的成语,与之最相仿的是?美轮美奂?(参看《 语文学习 》2004年第1期拙文)。和其他事物一样,新词新义得以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贴近群众,反过来,?曲高和寡?就会影响它的流行。这些出现?变异?的成语往往利用它全部义素中最亮丽的某个字眼来拉动整个成语意义的变更,比如?炙手可热?中的?热?,?美轮美奂?中的?美?,?始作俑者?中的?始?等等,它们总是这些义素中最普遍、最重要、最易被人理解的成分,它们的光彩遮蔽了其他某些义素(特别是有生僻典源的义素),带动了整个成语意义的变化。
好了,今天关于“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