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解释大全 成语解释大全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_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是什么

ysladmin 2024-07-07 人已围观

简介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_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是什么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_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是什么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1.有关孔孟的四字成语故事名称

2.求两个简短的故事:关于孔子和孟子的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_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是什么

有关孔孟的四字成语故事名称

       1. 孔孟 的介绍 及名句 成语 故事

        颜回中文名称: 颜回 又 名: 复圣,字子渊,颜叔, 颜渊, 颜生.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生 卒 年: 公元前523~前490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卫国人(今濮阳县渠村乡大闵城人),孔子高徒,为二十四孝子之一,以德行和颜渊并称。

        冉伯牛(生卒年不详)姓冉,名耕。字伯牛。

        春秋末年鲁国人。出身" *** "家族。

        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著称者之一。仲由 国藉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

        端木赐 字子贡,卫国人。言偃 字子游,吴国人。

       

        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

        卜商 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

        曾参 字子舆,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

        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

        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孟子思想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孔子身世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其人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孟母三迁[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

        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子受教免休妻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

        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

        《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

        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

        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孟子思想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

2. 与孔孟相关的成语故事

        孟子--五十步笑百步 孔子--韦编三绝 春秋时期孔子十分好学,晚年还坚持研究《易经》,他反复钻研该书,把该书的捆竹简的牛皮带都磨断了三次,终于把研究的心得写成十篇文章,即《十翼》.后人把《十翼》与《易经》肠互斑就职脚办协暴茅附在一起,作为《易经》的补充部分.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学,常拜他人为师,哪怕是向年仅7岁的小孩项橐求教.他曾经“问礼于老蚺”、“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孔子的故事“学官制于郯子”……一次,鲁国附庸国的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见鲁昭公.郯子虽是小国之君,可自称是少皞氏的后代.在鲁昭公举行的宴会上,叔孙昭子问少皞氏干吗以鸟名为官名,郯子便大谈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来,还乘机夸耀“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孔子听过了,觉得郯子虽然举止有些可笑,但对古代官制倒确实有点研究,便“见于郯子而学之”.。

3. 关于孔孟的成语 要典故的

        拒人千里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 孟子说:“听到这一消息,我喜欢得睡不着觉。”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 孟子说:“不是。” 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 孟子说:“不是。”

        公孙丑问:“是因为见闻广博吗?” 孟子说:“不是。” 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喜欢得睡不著呢?” 孟子回答说:“因为他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公孙丑问:“就是因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孟子说:“对,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足以治理天下,更何况是鲁国呢?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四面八方的人会不远千里赶来提意见;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那人就会说: ‘喔喔,你说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了!’‘喔喔’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有志之士在千里之外停滞不前,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就会到来。

        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在一起,想治理好国家,能办得到吗?” 求仁得仁 《论语·述而》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伯夷、叔齐,是商朝时孤竹 (国名)君的二个儿子,孤竹君未死的时候,想传位给小儿子叔齐做国君。

        后来他既死, 叔齐不肯即位,认为兄为长,应该让给哥哥伯夷就位才是。伯夷遵守父亲的遗命,也不肯接受,暗暗地溜走了。

        叔齐见哥哥避走,也马上逃避到外面去。孤竹国的人没法只好拥立孤竹君第二个儿子当国君。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侯姬昌 (文王)很敬爱老人,于是不约而同的去投奔他,到了那里,西伯侯文王却已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拿他父亲的神主,说是奉了文王的遗命去讨伐商纣。

        伯夷、叔齐兄弟见武王父亲死了,还没有殡葬,就用兵器去打仗,不是做儿子应有的道理,并且他攻伐的人又是商王,认为这样做不是忠臣。于是跪在马前,扣住武王的马,劝止武王。

        武王不听,并想杀死他们。姜太公见二人很有义气,把他们释放了。

        后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天下百姓也都归附。 但伯夷、叔齐兄弟却认为武王的行为不正,不但不肯事奉周朝,且立志不吃周朝的东西,逃到首阳山去隐居,摘些野菜充饥,当时有人讽刺他们说:“ 既然不吃周朝的东西,所吃的野菜还不是周朝领土上所长的东西吗?”于是二人竟饿死在首阳山。

        后来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人,追求仁德,便得到仁了,他们有什么怨恨呢?” 卫灵公治国有方,但为人无道,其夫人南子品行不端,臭名远播。“治国者必先齐其家,齐家者必先修其身”。

        卫灵公身不修,家不齐,教子无方,其太子蒯聩仇视南子,并欲加害。卫灵公知道后发怒,欲行惩治,蒯聩跑到晋国。

        卫灵死后,国人推立蒯聩的儿子蒯辄为国君,即卫出公,也就是本章的“卫君”。卫出公的父亲蒯聩知道儿子立为国君,于是借晋国兵力攻打卫国,以期夺回国君之位,卫出公率兵拒之。

        父子相残,祖孙三代如出一辙。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

        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始作俑者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始作俑者”《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解释:根据孟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现在常被误用指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

4. 孔孟故事名称

        仁者乐山——孔子故事

        孔子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弟子子张希望进一步弄明白,于是问道:“仁者为什么会喜欢山呢?”

        孔子指着泰山说:“你看,它多么高啊!巍然耸立着.”

        子张说:“就因为山高,所以就喜欢吗?这与仁有什么关系?”

        孔子答道:“就在这高高的山上,草木生长着,鸟兽繁殖着,财富和人们所用的东西也由此生产着.”

        子张说:“每个人不都是也在做事吗?做事也是有益于他人的啊.”

        孔子说:“为了得到报酬而做事,与从本心出发去做事不一样.高山,生产了财物却并不认为是私有的,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可以来采用;风云从山中飘出,通达于天地之间,使阴阳协调,成为雨露来滋润万物,使万物获得成功,使百姓得以享用.这才是仁者喜欢山的根本原因.”

        ————————————————————————————

        孟子故事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5. 与孔孟有关的成语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

        (《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6.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四个

        爱之欲其生 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

        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北辰星拱 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

        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不得其死 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不能赞一词 赞一词:说一句话。

        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不舍昼夜 舍:放弃。

        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何典记 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

        借指无稽之谈 斗筲之人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导德齐礼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道不同,不相为谋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耳顺之年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指60岁的代称 迩安远至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

        形容政治清明 孚尹旁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画虎类犬 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患得患失 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金人三缄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浸润之谮 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鞠躬屏气 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举枉措直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爱礼存羊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爱素好古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

        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精益求精 精:完美;益:更加。

        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敬而远之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乐而不* 快乐而不放荡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名不正,言不顺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绵延不断 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苗而不秀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

        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名正言顺 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鸣鼓而攻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披发左衽 左衽:衣襟向左掩。

        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被发左衽 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也指沦为夷狄。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

        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博文约礼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

        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咎既往 咎:责怪。

        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不念旧恶 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不相为谋 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

        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

        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不亦乐乎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

        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不饮盗泉 比喻为人廉洁。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

        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察言观色 察:详审。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朝闻夕死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彻上彻下 彻:贯通。

        贯通上下。 成人之美 成:成就。

        成全别人的好事。 成仁取义 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持危扶颠 扶持危困的局面。

        出类拔萃 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处之泰然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

        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

        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穿窬之盗 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

        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赐墙及肩 比喻才学浅陋。 从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

        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从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大动干戈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大言不惭 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

求两个简短的故事:关于孔子和孟子的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一、孔子

       1、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

       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领取补偿金,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2、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钻研,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3、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

       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

       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

       二、孟子

       1、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逝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孟子的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2、孟子受教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3、断织喻学

       孟子最初对学习很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厌烦了,经常逃学。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

       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读书,而是惰于修身养德,今后就不可以远离祸患,将来不做强盗,也会沦为厮役!”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喻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孟子从此旦夕勤学,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

       百度百科-孔子

       百度百科-孟子

       好了,今天关于“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故事名称”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