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解释大全 成语解释大全
桂陵之战的成语典故_马陵之战的成语典故
ysladmin 2024-05-19 人已围观
简介桂陵之战的成语典故_马陵之战的成语典故 对于桂陵之战的成语典故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1.桂陵之战有哪些典故?2.“围魏救赵”是什么意
对于桂陵之战的成语典故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桂陵之战有哪些典故?
2.“围魏救赵”是什么意思?
3.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有哪些
4.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分别指什么成语,主人公分别是谁?
桂陵之战有哪些典故?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战国中期齐、魏两个诸侯国之间的两场著名战争。当时齐国的杰出军事家孙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孙武“避实而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于人”、“示形动敌”的作战指导思想,采取“围魏救赵”、“批亢捣虚”、“减灶诱敌”等高明战术,在桂陵和马陵地区,先后击败实力强大的魏国军队。这两场战争对于结束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霸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战国时期战略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基本废除了世袭的禄位制度,推行因功授禄的政策,建立起比较清明、健全的官僚体制。在经济上,改变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井田旧制,“尽地力之效”,抽“什一之税”,创制“平籴法”,兴修水利,鼓励开荒,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推行“武卒”选拔制度,重视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通过这些改革,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魏惠王即位以后,继承文侯、武侯的霸业,继续积极向外扩张。魏国的勃兴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普遍恐惧和忌恨,其中尤以齐、魏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
齐国自西周以来一直是东方地区的大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相,改革吏治,强化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势日渐壮大。面临魏国向东扩张的威胁,它积极利用赵、韩诸国与魏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了对魏国的激烈斗争。
桂陵之战(公元前353年)就是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发生。当时,赵国为了摆脱魏国的控制,进而达到兼并土地,扩张势力的目的,赵成侯于公元前356年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结好,同时又和燕文公在阿(今河北高阳北50里)相会。赵国向依附于魏国的卫国发动战争,迫使卫国屈服称臣。于是魏国便藉口保护卫国,出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强行攻打。赵与齐有同盟关系,鉴于邯郸局势危急,遂于前353年遣使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闻报后,遂召集文武大臣进行商议。丞相邹忌反对出兵救赵,而齐将段干朋则认为,不救赵既会失去赵国的信任,又会给齐国自身造成麻烦,因而主张救赵。但他同时又指出,以当时的战略形势来考虑,如果立即出兵前赴邯郸,赵国既不会遭到损失,魏军也不会消耗实力,对于齐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他主张实施使魏与赵相互削弱,而后“承魏之弊”的战略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先派出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牵制和疲惫魏国。待魏军攻破邯郸,魏、赵双方均师劳兵疲之际,再予以正面的攻击。段干朋这一谋略显然有一石三鸟的用意。第一,南攻襄陵,牵制魏军,使其陷于两面作战的窘境;第二,向赵表示了援助的姿态,信守盟约,维持在平陆相会时所建立的两国友好关系,帮助赵国坚定其抗魏的决心;第三,让魏、赵继续互相攻伐,最后导致赵国遭受重创、魏国实力削弱的结果,从而为齐国战胜魏国和日后控制赵国创造有利的条件。
段干朋的这番谋划,完全符合齐国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因此为齐威王欣然采纳。齐威王决定以部分军队联合宋、卫,南攻襄陵,主力暂时按兵不动,静观事态的发展,准备伺机出动,以求一举成功。
当时,魏国的扩张也引起楚国的敌视。因此,楚宣王便乘魏国出兵攻赵、后方空虚的时候,派遣将军景舍率领部队向魏国南部的睢、涉地区进攻。而西边的秦国也不甘寂寞,先后发兵攻打魏的少梁、安邑等要地。这样,魏国实际上已处于四面作战的困难境地。幸亏它的实力十分雄厚,主将庞涓又决心破赵,不为其他战场的局势所动摇,因而一直勉力维持着邯郸方面的攻势。
魏国以主力攻赵,两军相持一年有余。当邯郸形势危在旦夕,赵、魏两国均已非常疲惫之时,齐威王认为出兵与魏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正式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齐军主力救援赵国。
田忌计划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救赵围。孙膑不赞成田忌的这种硬碰硬硬的战法,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正确策略。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别人的聚殴,自己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复如此,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就是撇开强点,攻击弱点,避实击虚,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出现后顾之忧,自然也就解围了。孙膑进而分析道:现在魏、赵相攻经年,魏军的精锐部队悉在赵国,留守国内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根据这一情况,他建议田忌,应该迅速向魏国的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国的交通要道,攻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他认为,这样一来,魏军必然被迫回师自救,齐军就可以一举而解邯郸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惫于路,便于最终击败它。
田忌采纳了孙膑“批亢捣虚”的建议,率齐军主力向魏都大梁攻击前进。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军得到齐军大梁挺进的消息,不得不以少数兵力继续围攻邯郸,而由庞涓率主力急忙回救大梁。这时,齐军已将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准备迎击魏军于归途。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士卒疲惫不堪,面对占有先机之利、以逸待劳、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顿时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遭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其时,它所占领的赵国土地,也就得而复失了。
战国中期,魏国的实力要胜过齐国一筹,其军队也比齐军强大,所以荀子说过:“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然而,齐军终究在桂陵之战中重创了魏军。原因无他,就是齐国战略方针的正确和孙膑作战指挥艺术的高明。在战略上,齐国适宜地表示了救赵的意向,从而使赵国坚定了抵抗魏军的决心,拖往了魏军;及时对次要的襄陵方向实施佯攻,使魏军陷入多线作战的被动处境;正确把握住魏、赵双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时机,果断出击。在作战指导方面,孙膑正确地分析了敌我情势,选择适宜的作战方向,进攻既是敌人要害部位、又是防务空虚的国都大梁,迫使魏军回师救援,然后以逸待劳,乘隙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一举而胜之,自始至终都牢牢掌握住主动权。另外,主将田忌虚心听取意见,从善如流,也为孙膑实施高明作战指导,夺取胜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至于魏军的失败,也在于战略上未能掌握诸侯列国的动向,长期顿兵坚城,造成将士疲惫,后方空虚,加上作战指导上消极被动,让对手牵着鼻子走,在桂陵之战中被打得溃不成军。
齐、魏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2年。这一年,在桂陵之战中遭到严重失利的魏军,又向它弱小的兄弟之邦——韩国发起了进攻。韩国自然不是魏国的对手,危急中遣使奉书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一如当年那样,召集大臣商议此事。邹忌依然充当了反对派,不主张出兵,而田忌则主张发兵救韩。齐威王征求孙膑的意见,孙膑便侃侃而谈地讲了自己的看法:既不同意不救,也不赞成早救,而是主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即首先向韩表示必定出兵相救,促使韩国竭力抗魏。当韩处于危亡之际,再发兵救援,从而“尊名”、“重利”一举两得。他的这一策略为齐威王所接受。
韩国得到齐国答应救援的承诺,上下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仍然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求救。齐威王抓住魏、韩两军皆疲的时机,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率领齐军直趋大梁。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中调度。
魏国眼见攻韩胜利在望,又是齐国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之情自不必说,遂决定放过韩国,转兵指向齐军,目的是想好好教训一下齐国,省得它日后再同自己捣乱。
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10万之众,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回齐军一决胜负。这时,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一场鏖战是不可避免了。仗该怎么打?孙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他针对魏兵强悍善战,素来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正确判断魏军一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轻兵冒进。根据这一分析,孙膑认为,战胜貌似强大的魏军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巧妙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示形误敌,诱其深入,尔后出其不意地给以的致命打击。他的想法,得到主将田忌的完全赞同。于是,在认真研究了战场的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
战争完全按照齐军的预定计划进行。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后撤。为了诱使魏军进行追击,齐军按孙膑预先的部署,施展了“减灶”的高招,第一天挖了10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灶,造成在魏军的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庞涓虽然曾与孙膑受业于同一位老师——鬼谷子先生,可他的水平却要与孙膑相差一大截。接连3天追下来以后,庞涓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便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他竟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的骑兵,昼夜兼程地追赶起来。
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动,判断魏军将在日落后进至马陵(今山东郯城一带)。马陵一带道路狭窄,树木茂盛,地势险阻,实在是打伏击战的绝好处。孙膑就利用这一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在提前埋伏于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字样。
庞涓的骑兵,果真于孙膑预计的时间进入齐军的预先设伏区域。庞涓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因为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来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便万弩齐发,给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魏军顿时惊恐失措,四散溃逃。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前后歼敌10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马陵之战以魏军的惨败而告终结。
马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典型的“示假隐真”、欺敌误敌、设伏聚歼的成功战例。齐军取得作战胜利,除了把握救韩时机得当,将帅之间密切合作,正确预测战场和作战时间外,善于“示形”、巧设埋伏乃是关键性的因素。所谓的“减灶”是这场战争中“示形”的主要方式。它实际上就是孙子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以利动之,以卒待之”等“诡道”原则的实战体现。
桂陵、马陵之战对齐国和魏国产生了完全不同影响。这两场战争从根本上削弱了魏国的军事实力,从此就开始走下坡路,最终丧失了在中原的霸权;而齐国则挟战胜之威,力量迅速地发展壮大,成为当时东方数一数二的强大诸侯国。
“围魏救赵”是什么意思?
陵之战
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引兵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在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设伏,大败魏军,擒庞涓(后放回),史称“桂陵之战”,孙膑的这一战法后来被概括为“围魏救赵”。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
,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马陵位于鄄邑北60华里处,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成语:围魏救赵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有哪些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扩展资料
1、围魏救赵故事背景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后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 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
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孙膑得到齐威王的赞赏。
2、围魏救赵历史典故
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
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
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百度百科--围魏救赵(成语、历史故事)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分别指什么成语,主人公分别是谁?
1、草船借箭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2、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3、声东击西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
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
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
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4、釜底抽薪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二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仗势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因为他不把小小的曹操放在眼里,于是没有安派重兵。曹操探听乌巢并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疾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
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5、隔岸观火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桓,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向曹操进言,要一鼓作气,平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
公孙康听说二袁归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
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城濮之战主要人物是晋文公,对方是楚国,楚国大败,成语是退避三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主角都是孙膑,桂陵之战流传的成语是围魏救赵,马陵之战中魏国的庞涓战败自杀,两场战役都是孙膑所在的齐国大胜,魏国失去了中原强国的地位。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主要人物有赵国的廉颇,后来是赵括
好了,关于“桂陵之战的成语典故”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桂陵之战的成语典故”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点击排行
随机内容
-
高考成语题选择题带答案及解析_高考成语题选择题带答案及解析
-
成语接龙成语大全简单的_成语接龙成语大全简单的有哪些
-
四字成语及解释大全高中_四字成语及解释大全高中生
-
成语大全及解释6000个小学简单概括_成语大全及解释6000个小学简单概括一下
-
三年级成语接龙题目及答案大全_三年级成语接龙题目及答案大全图片
-
小时候看的成语故事动画片叫什么名字_小时候看的成语故事动画片叫什么名字来着
-
峰字成语大全好的寓意是什么_峰字成语大全好的寓意是什么意思
-
猜成语大全及答案简单易懂_猜成语大全及答案简单易懂一点
-
看图猜成语200个图答案大全_看图猜成语200个图答案大全介绍
-
刻舟求剑成语故事概括_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