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谜语 成语谜语
千钧一发这个成语有什么好处_千钧一发这个成语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ysl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千钧一发这个成语有什么好处_千钧一发这个成语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千钧一发这个成语有什么好处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千钧一发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千钧一发这个成语有什么好处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千钧一发这个成语有什么好处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千钧一发怎么理解
2.千钧一发的解释意思
千钧一发怎么理解
千钧一发意思是形容事情的紧急和关键时刻,情况极其危险和紧迫。一、释义
千钧一发这个成语中的钧是古代的重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30斤。千钧表示非常重,强调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要性;一发则表示事情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因此,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某个事件或情况已经到了非常紧急和关键的时刻,形势非常严峻,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二、出处
《列子·仲尼》:发引千钧,势至等也。汉·班固《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代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后人根据发引千钧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等语句概括为成语千钧一发或一发千钧。
三、近义词
1、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2、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3、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4、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5、剑拔弩张:形容双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关于千钧一发的例句
1、救援行动刻不容缓,千钧一发之际,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2、战争的胜败就在千钧一发之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3、比赛的最后一刻,我们的篮球队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成败在此一举。
4、洪水肆虐,村民们的生命危在千钧一发,救援队伍火速行动。
5、他的生命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6、在比赛的最后关头,我们的球队落后一分,形势千钧一发。
7、他的错误操作让整个项目处于千钧一发之际,他必须立即纠正错误。
8、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们必须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9、战争的胜败就在千钧一发之间,指挥官们必须谨慎行事。
10、在比赛的决赛阶段,形势千钧一发,每个队员都全力以赴。
千钧一发的解释意思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一段,说的是司马懿率军15万奔西城而来,而守城的诸葛亮身边仅有2500人,以2500敌15万无异于以卵击石,在这危急时刻,诸葛亮携古琴一把,大开城门,楼高唱“空城计”,终使多疑的司马懿退兵。人们说起这段故事,总觉惊心动魄,非“千钧一发”无以形容之。
“千钧一发”,又作“一发千钧”,本义是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钧,古重要单位,30斤为一钧。这个成语典出《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如哀其将绝也。”《列子·仲尼》篇:“发引千钧,势至等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共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洼以微灭。”
这个成语比喻事怀万分危急或紧要,已经到了极危险的地步,好像一根发系着一千斤重的东西。说起这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重要,倒真的是包含着一定的物理学家道理。
早在先秦时期,墨家学派就曾经做过发辫悬挂重物的实验,结果是发现有的头发被拉断,有的头发不被拉断。这又是为什么呢?《墨子·经说下》记载:“均发,均县(悬)。轻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意思是说,当头发共悬一件重物时,由于松紧不同,被拉紧的一部分头发承受了全部重量,尽管重量不是太大,但这些头发往往先被拉断,其他部分头发也相继断绝。于是,他们得出结论,假如重物的重量能够均匀地分配到每一根头发上,这些头发就一根也不会断。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十分科学的解释,可以看出有关力学上应力与压强的概念,同时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再进行推论验证。
时至战国后期,学者公孙龙在上述墨家以发悬物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引千钧”的设想,《列子·仲尼》篇说:“发引千钧,势至等也。”这是和公孙龙几乎同时的公子牟的说法。意思是,毛发所以能引千钧那样重的物,是由于重物作用在毛发上的“势”到处相等的缘故。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势”,尽管与现代的科学理念不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力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
晋代张湛注《列子》“发引千钧”中云:“夫物之所以断绝者,必有不均之处。处处皆均,则不可断。故发虽细而得秤重物者,势至均故也。”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1根半径为0.05毫米的头发能承受100克重量,1平方厘米的头发则可承受重5吨以上的重物;如果用20万根头发编成一根发辫,则可承重20吨。听起来似乎很有些不可思议,我们可以精确计算一下“一发”到底能承受多少重量。
人的头发丝有粗有细,约在0.04~0.08毫米之间。这里取中值0.05毫米,而根据测量,一根头发丝被拉断时,大约需加力0.9牛顿;而若是比较粗的头发,如发径0.08毫米,拉断时需加力1.9牛顿,即人发的强度极限为380~460兆帕。而说到“千钧”,按唐代1斤合596.82克计,取头发丝的直径为0.06毫米,则可算出一根头发丝引千钧时所承受的拉力应为62.1×106兆帕。远远超出人发的强度极限10万多倍,这么看来,“一发引千钧”是一种语言学上的夸张。
当然,如果是很多跟头发编在一起结成发辫,如前所述,情况就另当别论了。根据周代的尺度,千钧约合7万牛顿;而秦到西汉,千钧约合7.6万牛顿;东汉魏晋,千钧约合6.5牛顿。按这个最低限度,据前引试验数据,以拉断一根头发丝平均要1.47牛顿的力计算,并假定各头发丝受力均匀,那么,千钧的力足可拉断四五万根头发。若以发径平均为0.06毫米计算,并设想发绳能编成密实无间隙的圆形截面,则它的直径约为13毫米。由此看来,一根辫子“引千钧”还是很有可能的——只要它们受力均匀。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夫妻二人登山游玩,丈夫不甚失足要坠落悬崖,妻子赶忙相救却使得自己也陷入危险,最后凭妻子的一头秀发缠绕在树枝上数小时,终为人所救。这时头发所能承受的重量,应该不比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那个数据差,也许这便是爱的伟大——赋予了头发真正的“千钧”之重。
比喻 情况万分危急。成语出处: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成语例句: 正在 千钧一发 的时刻,一位 不知 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繁体写法: 千钧一发
注音: ㄑㄧㄢ ㄐㄩㄣ ㄧ ㄈㄚˋ
千钧一发的近义词: 危在旦夕 危难很快就要降临。指危险之至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臣共饮耶?《三国演义》
千钧一发的反义词: 安然无恙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或忧患。现泛指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 安如磐石 安稳得像巨石一样。形容稳固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in a most dangerous condition
俄语翻译: критический момент
日语翻译: 一髪(いっぱつ)千钧を引(ひ)く,危机(きき)一髪,间(かん)一髪
其他翻译: <德>an einem faden hǎngen <im kritischen augenblick><法>poids de trente mille livres suspendu à un cheveu <danger imminent>
成语谜语: 最韧的头发
读音注意: 发,不能读作“fā”。
写法注意: 钧,不能写作“均”。
歇后语: 一根头发系石磨
好了,关于“千钧一发这个成语有什么好处”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千钧一发这个成语有什么好处”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