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谜语 成语谜语

成语造句高中生_成语造句高中生

ysladmin 2024-06-17 人已围观

简介成语造句高中生_成语造句高中生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成语造句高中生的问题。关于成语造句高中生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1.蝤蛴的诗词蝤蛴

成语造句高中生_成语造句高中生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成语造句高中生的问题。关于成语造句高中生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蝤蛴的诗词蝤蛴的诗词是什么

2.保送的解释保送的解释是什么

3.掳走的结构掳走的结构是什么

4.乱杂的成语乱杂的成语是什么

5.农林的意思农林的意思是什么

6.如何学好高中语文

成语造句高中生_成语造句高中生

蝤蛴的诗词蝤蛴的诗词是什么

       蝤蛴的诗词有:《赠人·未必蝤蛴如素领》《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

       蝤蛴的诗词有:《赠人·未必蝤蛴如素领》《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拼音是:qiúqí。结构是:蝤(左右结构)蛴(左右结构)。注音是:ㄑ一ㄡ_ㄑ一_。

       蝤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蝤蛴qiúqí。(1)天牛的幼虫。天牛科。黄白色,身长足短,呈圆筒形。蛀食树木枝干,是森林、桑树和果树的主要害虫。借以比喻妇女脖颈之美。(2)又如:蝤蚓(蝤蛴与蚯蚓);蝤蛴项,蝤蛴颈(即蝤蛴领);蝤蛴领(比喻女子洁白丰润的颈项)。

       二、引证解释

       ⒈蝎虫。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多比喻美女之颈。引《诗·卫风·硕人》:“领如蝤_。”毛传:“蝤_,蝎虫也。”《埤雅·释虫》:“盖蝤_之体有丰洁且白者,故《诗》以况庄姜之领,《七辩》曰:‘蝤_之领阿那宜顾’是也。”清孙枝蔚《贞女诗》:“芙蓉为女颜,蝤_为女领。不如古松_,为女性所秉。”

       三、国语词典

       天牛及桑牛的幼虫。因其体丰润洁白,故古人用以比喻妇女光滑柔腻的颈项。

       四、网络解释

       蝤蛴蝤蛴:蝤蛴蝤蛴:中药

       关于蝤蛴的诗句

       琼也领蝤蛴一生饱死同蝤蛴领如蝤蛴

       关于蝤蛴的成语

       仓皇出逃不期然而然沉博绝丽伯道无儿不名一钱长夜漫漫不为已甚不期而然楚腰蛴领参差不齐

       关于蝤蛴的词语

       沉博绝丽不名一钱伯道无儿楚腰蛴领成人之美不为已甚疮痍满目不期而然绸缪束薪草庐三顾

       关于蝤蛴的造句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2、而白马上面,立一位绝世佳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美目眇兮,纤腰玉带,腰别银剑,红发披肩,可谓一笑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3、在高中生年龄的贵族**面前的黑衣女孩,但见她螓首蛾眉、领如蝤蛴,美目盼兮、齿如瓠犀,肤如凝脂、手如柔荑。

       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5、我慢慢的褪去在慕容佩身上的连衣裙,才知道她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蝤蛴的详细信息

保送的解释保送的解释是什么

       妞儿的词语有:儿皇帝,咬字眼儿,卖儿贴妇。

       妞儿的词语有:宁馨儿,打旋磨儿,咬字眼儿。2:结构是、妞(左右结构)儿(独体结构)。3:注音是、ㄋ一ㄡㄦ_。4:拼音是、niūér。

       妞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女儿;女孩子。

       二、引证解释

       ⒈女儿;女孩子。引张天翼《蜜峰·仇恨》:“海老头的嘎嗓子喃喃着。他自从他的大妞儿死了之后,他就老独自个儿哭着骂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那妞儿长的可真不错,又是高中生。”

       关于妞儿的成语

       咬字眼儿非同儿戏儿皇帝儿女亲家卖儿贴妇小心眼儿儿女子语儿女姻亲戴高帽儿

       关于妞儿的造句

       1、靠。妞儿,你美得都让我想骂人了。

       2、牛强与黑三通话后就按黑三提供的地址来到了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宏丰贸易商行,老板黑三亲自出门迎接,后面还跟着两个漂亮的小妞儿,顿时又让牛强精神百倍。

       3、她是个规矩的好妞儿,”他赞赏地说。

       4、这份豪迈着实感染人,短发妞儿不打愣儿地接茬儿“行,你叫好喽,我可就启动啦!”。

       5、今天我跟一个刚搬回来朋友聊天,他跟我讲述他昨晚在酒吧里泡一个妞儿的过程。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妞儿的详细信息

掳走的结构掳走的结构是什么

       保送的词语解释是:一种对于具有特殊才能或优异学业成绩的学生,依规定不必参加考试或甄选,而准其就读的入学办法。

       保送的词语解释是:一种对于具有特殊才能或优异学业成绩的学生,依规定不必参加考试或甄选,而准其就读的入学办法。词性是:动词。结构是:保(左右结构)送(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ㄅㄠˇㄙㄨㄥ_。拼音是:bǎosòng。

       保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保举选送。引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宋咸淳辛未,正言陈伯大议:年十五以上能文者,许其乡之贡士结状保送。”清龚自珍《<干禄新书>自叙》:“保送军机处,有考试,其遴楷法如之。”茅盾《送考》:“她正在宣布那些‘野鸡学校’的黑幕:‘吓吓,登出广告来,说得天花乱坠,他们那里毕了业,要升学他们可以保送。’”

       二、国语词典

       一种对于具有特殊才能或优异学业成绩的学生,依规定不必参加考试或甄选,而准其就读的入学办法。如:「保送升学」。词语翻译英语torecommend(foradmissiontoschool)_德语BaseonBalls法语but-sur-balles,recommander

       三、网络解释

       保送保送,指因学习、工作或在重大活动中表现突出,由党政事业单位、企业、部队、学校、社会团体等以组织名义推荐免试去学习,一般包括普通高中生由学校保送上大学、大学生由学校保送读研、士兵由团级以上单位保送读军校、普通工人由企业保送到高校学习等。

       关于保送的近义词

       运送运输输送

       关于保送的成语

       获保首领保残守缺守成保业送佛送到西天阿保之劳导以取保明哲保身保国安民保境息民送佛送到西

       关于保送的词语

       获保首领保境息民守成保业婴城自保保残守缺明哲保身保国安民导以取保朝夕不保晚节不保

       关于保送的造句

       1、穆帅上一场对上红袜五局内保送了四名打者。

       2、在和平年代的人民军队中的二年里,从列兵到下士,李原的经历平常又不起眼,没有什么被保送军校、突然提干之类的好事轮到他。

       3、“王杰班”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生前所在班,该班前任班长刘佳玉被保送入学后,班长“宝座”一直虚位以待。

       4、陈庚金以政大校友会总会秘书长身份致辞时呼吁校友们,发挥“亲爱精诚”的精神,保送胡志强成功。

       5、我最恨你们这些保送生了,我们还在那里奋笔疾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保送的详细信息

乱杂的成语乱杂的成语是什么

       掳走的结构是:掳(左右结构)走(上下结构)。

       掳走的结构是:掳(左右结构)走(上下结构)拼音是:lǔzǒu。

       掳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抢走,夺走。

       关于掳走的近义词

       掳获夺走

       关于掳走的成语

       奸*掳掠阪上走丸掳袖揎拳奸掳烧杀走着瞧走胡走越斗鸡走犬揎拳掳袖走过场

       关于掳走的词语

       大杖则走走过场走后门阪上走丸奸*掳掠奸掳烧杀斗鸡走犬牛马走掳袖揎拳挥拳掳袖

       关于掳走的造句

       1、汤姆?赖安他们把所有人都掳走了,年轻的,老的,富有的,贫穷的。

       2、月亮圆圆,庭院赏月人欢喜;风儿柔柔,掳走忧伤烦恼消;灯笼闪烁,点亮前程恰似锦;短信问候,爱意绵绵暖心房;汤圆甜甜,甜你今生永美满。元宵佳节祝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3、普通女高中生星野爱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人掳走。

       4、父子俩被那些掳走他们的人推到了枪口前。

       5、中,郑恺孙坚走进大宋朝“比贱”,郑恺饰演的司徒耀祖辞掉“捕快”的铁饭碗,闯荡汴京,为了营救被掳走的公主,和小伙伴们踏上了一条吉凶难料的冒险之旅。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掳走的详细信息

农林的意思农林的意思是什么

       乱杂的成语有:杂七杂八,门无杂客,乱乱哄哄。

       乱杂的成语有:门无杂客,杂乱无序,杂七杂八。2:拼音是、luànzá。3:结构是、乱(左右结构)杂(上下结构)。4:注音是、ㄌㄨㄢ_ㄗㄚ_。

       乱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纷繁;杂乱。

       二、引证解释

       ⒈纷繁;杂乱。引南朝梁简文帝《眼明囊赋》:“明金乱杂,细宝交陈。”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四:“照例是那样乱杂而又悠长的街。”吴组缃《山洪》九:“他觉得乱杂无头绪,惶惶然没法静定。”

       三、国语词典

       杂乱。

       四、网络解释

       乱杂乱杂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uànzá,解释为纷繁,杂乱。

       关于乱杂的诗词

       《离乱杂诗·犹记高楼诀别词》《离乱杂诗·却喜长空播玉音》《离乱杂诗·多谢陈蕃扫榻迎》

       关于乱杂的诗句

       乱杂而无章帙乱杂方书散乱杂飞花

       关于乱杂的单词

       clutter

       关于乱杂的词语

       良莠淆杂五方杂厝杂沓而至杂乱无序职务繁杂门无杂客杂乱无章人多口杂

       关于乱杂的造句

       1、学霸高中生许宸在纷繁乱杂,黑白混淆的末日世界,该如何与他的“不同寻常”。

       2、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涿鹿之野荒冢遍地、破木碑石凌乱杂陈、东倒西歪,任由野兽啃噬,绝无人迹。

       3、一阵纷乱杂沓的脚步声,从远方隐隐传入耳中。

       4、当哀痛的水流入慎重的山,水这不幸儿的哀痛也勾起了山的哀痛,所以他们的心一同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所以就有了迷乱杂乱的岩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流。

       5、我们的人生要有所得,就不能让诱惑自己的东西太杂多,心灵里累积的烦恼太乱杂,努力的方向过于分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乱杂的详细信息

如何学好高中语文

       农林的词语解释是:农林nóng-lín。(1)农业与林业的简称。

       农林的词语解释是:农林nóng-lín。(1)农业与林业的简称拼音是:nónglín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ㄋㄨㄥ_ㄌ一ㄣ_结构是:农(独体结构)林(左右结构)。

       农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农业和林业的并称。引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域内事,农林恢_,更兴工业。”《新华日报》1990.12.14:“据省农林厅园艺处同志介绍,这几年,不仅吴县柑橘在优化品种,无锡、宜兴等地也引种了不少优质蜜橘。”

       二、国语词典

       农业与林业。如:「近年来,台湾的农林业发展快速」。

       三、网络解释

       农林(白鸟士郎著作的轻小说)《农林》是白鸟士郎著作,切符负责插画的日本轻小说。小说以农业高中为舞台,描写高中生将青春投入于农业的日常生活,是一部农业系校园恋爱喜剧。曾获第一届“店员最爱轻小说大赏”第1名、2011年“大家一起选出来的最佳轻小说”喜剧部门第1名。广播剧CD由HOBiRECORDS于2012年4月27日发售。农林(词语概念)农林,指农业与林业的简称。语出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域内事,农林恢复,更兴工业。”

       关于农林的诗句

       农林渔副首都总农林

       关于农林的成语

       牛农对泣司农仰屋不违农时林林总总桂林一枝焚林而猎总总林林重农轻商

       关于农林的词语

       不误农时不违农时谷贱伤农寄迹山林牛农对泣务农息民重农轻商寓兵于农不夺农时焚林而猎

       关于农林的造句

       1、这里说的是李顺达领导的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

       2、农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小叶抱怨,找工作很看重实习经历,但在校学生人脉疏浅,很难找到满意的实习单位。

       3、在农林利用的试验区中,粗放经营的试验区的钾素流失量大于水土保持综合性农林措施的试验区。

       4、铁龙是一个农林并举的国营林场。

       5、日前,区农林渔牧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召开“树正气,树形象,树信心”专题教育活动动员会。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农林的详细信息

高中生必背文言文实词与虚词是

多阅读,多思考,多预习。

       想学好高中语文要注重课外积累,多浏览不同的书籍和报纸杂志,可以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然后写下笔记,还可以读一些课外文章,多积累一些课外知识。

       学会关心社会生活,多了解社会的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在预习中多运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去解决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将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学习讨论。

       1. 高中文言文必背实词、虚词及其意思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2. 高中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有哪些

        .cn/wyyd015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 2008年5月11日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ao1朝服衣冠(zhao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向北(对、向).cn/wyyd016[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

3. 高中生需要掌握的虚词和实词有哪些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4.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和词类活用用背吗

        文言文占据高考语文阅读部分的半壁江山,与现代文阅读平分秋色,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推广和不断深入,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将会逐步加大.文言文的阅读较之现代文有一定难度,也是同学们失分最多的部分,同学之间也容易拉开差距,因此,许多高中同学在文言文复习方面存在困惑.对此,建议大家要熟悉考点.《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考察是这样表述的:“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识别常见的文言句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能默写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名句.”解释常见文言词语所谓常见的文言词语,就是在我们课文中常出现的文言词语,所谓“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主要是指实词.现在上海存在H、S、新教材三种版本,但不管哪种版本,传统经典的篇目总在必选之列,常见的文言实词就存在于传统经典的篇目中.所以我们同学一定要熟透课文,做到迁移,所谓高考试卷中的解释文言实词,无非是经典课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搬个家.据统计,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识别常见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及固定句式等.尤其是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考察的机率比较高.同学们可以根据各种句式特点,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依据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既熟透了课文(所谓拉网式复习),又识别和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句式.用汉语翻译文言句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一般要看分数的设置,判断几个给分点,一般一个给分点是1分,然后判断哪几个重点实词必须解释出来,该句子含有哪几个特殊语法现象,必须通过翻译体现出来,一定要成竹在胸,不然,心中无数,乱翻一气,是没有多少胜数的.能默写文言名篇高考一般是五句中任选其中四句,4分.课内课外兼顾.散文、诗词兼顾.课内,要注意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就目前而言,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课外,主要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多字、漏字、改字的现象,一定不能出现错别字,要知道有一个字错了,整个1分就没有了,前功尽弃.文言名篇、名句的默写,主要是考察我们同学扎实积累的态度.。

5. 求高中文言文要掌握的120个实词与18个虚词,不要注释

        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虚词: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今天关于“成语造句高中生”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