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谜语 成语谜语

成语故事50个简短_成语故事50个简短100字

ysladmin 2024-05-22 人已围观

简介成语故事50个简短_成语故事50个简短100字       对于成语故事50个简短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1.40个经典励志成语故事2.成语故事60个(简短些,100字左右)3.成语典

成语故事50个简短_成语故事50个简短100字

       对于成语故事50个简短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1.40个经典励志成语故事

2.成语故事60个(简短些,100字左右)

3.成语典故简短

4.成语故事及解释50个简短

成语故事50个简短_成语故事50个简短100字

40个经典励志成语故事

       40个经典励志成语故事如下:

1、水滴石穿

       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

2、立木为信

       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东西。

3、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传说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一天跑去玩,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他很好奇问老奶奶在干什么,老奶奶在磨针。李白不敢相信,老奶奶就说,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之后李白开始奋发图强,好好学习,最终成为一为人称诗仙的大家。

4、破釜沉舟

       一次楚军在渡过漳河以后,项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经过这一仗,打得秦军再也振作不起来,士气低落。霸王的名字让人闻声丧胆,没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5、悬梁刺股

       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然而读书读到半夜的时候往往会打瞌睡,为了不因此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已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梁上。这样,每当想打瞌睡的时侯,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

6、闻鸡起舞

       祖逊和刘琨都是晋代的将领,两人志同道合,都希望能为国家出力,千出一番事业。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首领趁机起兵作乱,祖邀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祖逊说,这不是恶声,而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

7、勤能补拙

       曾国藩是中国历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8、买椟还珠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9、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10、班门弄斧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班门弄斧即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鲁班门前弄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11、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2、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军。

13、暗度陈仓

       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14、约法三章

       秦末,刘邦带领义军驻军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为了得到百姓的支持,他又退守霸上,召集关中一带的领袖开会,宣布废除秦朝的酷刑。为了维护地方安定,同时与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15、一字千金

       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年幼继位,由相国吕不韦辅政,为了笼络人心,增强实力。吕不韦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并把这一部10多万字的书挂在咸阳的门市上,宣布谁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除其中一字者,赏给其千金。

16、背水一战

       西汉三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用计将其引至河边。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刘歇,消灭赵国。

17、多多益善

       西汉初期,韩信最初投奔项羽,没有得到重用,就去投奔刘邦,经丞相萧何极力推荐,才担任汉军的大将军。一次刘邦问韩信能够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越多越好,因此得罪了刘邦。后来西汉巩固后,韩信被封为淮阴侯,不久就朝廷所杀。

18、完璧归赵

       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和氏璧,想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和氏璧。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气得要杀死蔺相如。

19、画龙点睛

       南朝梁代著名书画家张僧繇特别擅长画龙,梁武帝在金陵建安乐寺。让张僧繇在墙上画龙,他画了四条龙栩栩如生,但都没有点眼睛。众人不解,怂恿他点上龙眼,他刚刚点了两条龙的眼睛,顿时闪电四起,两条龙腾空而去。

20、入木三分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21、高山流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22、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23、胸有成竹

       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文同都擅长画竹,苏轼习惯画墨竹,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因此画出的竹子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画家晁补之称赞文同画竹是成竹已在胸。

24、杯弓蛇影

       这个故事大致是说一位名叫杜宣的主薄,误把映入杯中的弓当成了蛇。但那是县令请他喝酒,他不敢不饮,只能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最后产生了心病,总觉得肚子疼,什么药都没用。这则故事比喻的是一个人因产生错觉而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

25、揠苗助长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宋国的农夫,他担心自己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去看。几天过去了,禾苗似乎一点都没有长高,他心急如焚。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便立刻冲进田里,把禾苗一颗颗的拔高了许多,经过一天的时间,他终于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了一大截。

26、隔墙有耳

       从前,有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他总是喜欢四处打听别人的秘密。知道的秘密太多了,憋在心里真难受。一天他喝了几杯酒,终于忍不住,拉着好朋友,把自己打听到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他哪里想得到,就在墙另一边的隔壁房间里,有人把他说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于是没过多久,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多嘴的坏毛病啦。

27、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非常著名的音乐家叫公明仪。公明仪极善弹琴,优美的琴声从他手下流出,听众便会如痴如醉。

       一年春天,公明仪带着琴去田野散步。春风柔和,送来青草阵阵芬芳,公明仪心旷神怡,不由得四处环顾。他发现远处有一头牛正在吃草,对他的到来不闻不问,他忽然有了奇思妙想。过去,他弹琴给人听,得到了不少赞誉,如果给这头牛弹上一曲,它也会听得进去吗。这样想着,他架好琴,拨动琴弦,便在田野里弹奏起来。

28、凿壁借光

       汉朝时,有个少年时叫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

29、伯乐相马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

30、一目十行

       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馆我日最长,校经校文选,十目始一行。校雠就是校对,馆是借住的意思,严杰当时是住在阮元家里的。校对时最要紧的是细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错字就容易忽略过去了。

31、鱼目混珠

       从前,有一个人叫满愿,他买到了一颗又大又明亮的珍珠,经常独自把玩,从不让别人看。他的邻居寿量从路上捡来一颗大珍珠,也珍藏起来。后来,他们俩得了同一种病,医生说要用珍珠粉配药,他们只得拿出各自藏着的珍珠。医生笑着对寿量说,你这颗不是珍珠,是鱼的眼睛啊。

32、道听途说

       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叫毛空。他告诉一个叫艾子的人说,有一块肉从天上落下来,它长三十丈,宽十丈。见艾子不相信,他就改口说,那就二十丈吧。看艾子还是不相信,他又改口说,那就十丈吧。艾子问,肉掉在哪里了,他答不上来了,只得承认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33、不寒而栗

       西汉时,有个叫义纵的官员,性格残暴,心肠毒辣。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就下令加重对关在当地监狱里的两百多个犯人的处罚。那些犯人的亲友来探监,都被他抓了起来。后来,他还觉得不够,就将犯人和他们的亲友全部杀死。老百姓知道了都浑身打颤,十分害怕。

34、画蛇添足

       战国时楚国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后把酒分给底下办事的人,但酒不够分,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得最快的人就可以喝酒。

       其中一人画得最快,正打算拿酒来喝,因见其它人还未画好,他就再为蛇添上脚。此时另一人刚好画好了,便从他的手上把酒抢过来,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为甚么要为它添上脚呢,说完就把酒喝掉了。

35、老马识途

       古代战国时,齐国发兵攻打另一个国家。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险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说,老马无论走多远,总能顺着来路回去。果然,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出了险谷。将士们乐呵呵地夸赞,还是老马识途啊。

36、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

37、屠龙之技

       有个人叫朱泙漫,他想学一种出奇的本领,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向他学宰龙的本领。朱泙漫在支离益那儿学了三年,家产都花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了手。可是天下本来没有龙,他到哪儿去施展他那绝妙的本领呢。

38、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讲的是安徽滁县城西的秀丽风景,那里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取名为醉翁亭,因为欧阳修常和朋友来这里喝酒。欧阳修酒量小,很容易醉,但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酒,而在于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

39、临难不惧

       孔子周游列国,路过匡地。由于孔子跟阳虎外貌相似,而阳虎曾侵犯过这地。所以,当地人就包围了孔子。孔子的学生子路来救他时,发现老师谈笑风生,就问他为何还有这样的兴致。孔子回答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听了老师一席话,子路对孔子非常佩服。

40、奴颜婢膝

       大臣陈仲微知道情况十分严重便告诉皇帝说,高宗在位时,君臣都十分昏庸,敌人攻打进来时,那些人向敌人屈膝投降,就像奴才一样满脸堆笑,像婢女一样跪下求饶。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啊,可是昏庸的宋君根本不放在心上,最后南宋还是灭亡了。

成语故事60个(简短些,100字左右)

        成语 是中华 文化 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 成语 故事 是以深刻形象的故事 典故 讲述一些道理,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 接下来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成语故事50字,方便大家学习。

       

        更多成语故事相关 文章 内容推荐(↓↓↓)

        经典成语故事大全全集

        中国古代经典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精选5篇

        成语故事大全文字版

        经典成语故事汇总大全

1、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远说那里又要扬起尘土来了

2、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了如指掌

        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帝王们就进庙祭祖,称为“啰”礼。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向孔子请教。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他避而不谈,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4、长风破浪

        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5、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6、一叶障目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

7、千呼万唤

        形容再三催促。

        白居易用诗歌为民请命,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因此被贬到江州做司马。他来到浔阳江边与即将离别的朋友送行,风吹着芦苇传来阵阵凄凉。他们上船喝起了酒来,江面上传来一阵琵琶声。他们驱船靠近,千呼万唤才见到那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

8、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

9、栩栩如生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庄子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10、三顾茅庐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成语故事50字大全10篇相关文章:

        ★ 成语故事50字精选10篇

        ★ 最新成语故事50字精选10篇

        ★ 有关经典成语故事50字

        ★ 成语故事有感作文50字

        ★ 简短的成语故事内容30字左右的

        ★ 成语故事50字最新集锦

        ★ 民间流传的成语故事50字

        ★ 成语故事50字大全精选

        ★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 50字的成语故事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1fc3c5445c1ba79cfc8b2d8178c3c5d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成语典故简短

       1.《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2.《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3.《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4.《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5.《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6.《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7.《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

       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8.《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9.《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10.《防微杜渐》

       汉和帝刘肇即位后,窦太后掌权,她的哥哥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丁鸿直言不讳地对刘肇说大将军武阳侯窦宪仪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这是朝廷的隐患要及时清除。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意见,罢免了窦宪等人的官职。

       11.《市井之徒》

       在古代,开一口井是非常困难的事,为了水源,人们就会聚居在井的附近,渐渐就成为当时的市集,称为市井。市井之徒就是指混迹于市井、身份低微的贩夫走卒。

       当时刘邦做泗水亭亭长时,他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官吏,和他称兄道弟的朋友中,夏侯婴是一个赶马车的,樊哙是杀狗的屠狗之辈,在当时来说,他们是典型的市井之徒,唐朝的李密有一首《淮阳感怀》诗,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史。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12.《片言折狱》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路身强力壮,他总是跟随孔子,为他驾车做侍卫,子路性情正直忠贞,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他为人十分诚实,坦率公正,答应办到的事一定会立即就办,决不拖延。

       孔子对子路的赞语是:“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与也?”意思是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即子路)吧。

       13.《彩衣娱亲》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隐士,叫老莱子,他非常孝顺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讨好父母的欢心,使他们健康长寿。他70岁时父母还健在,为了不让父母见他有白发而伤感,她就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时装成小儿跳舞的样子使父母高兴。

       14.《虎踞龙盘》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联吴抗曹,派诸葛亮去吴都建业游说孙权。诸葛亮到了建业,看到秣陵的山势地形,感慨地说:“紫金山山势险峻,像一条龙环绕建业,石头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着,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15.《祸从天降》

       唐懿宗的爱女同昌公主因病医治无效死亡。他迁怒于医官,以“用药无效”的罪名将韩宗召、康仲殷及两家族人300多人全部投入监狱,宰相兼刑部侍郎刘瞻上书劝谏,认为他们已经尽力,这是祸从天降,惩罚没有犯罪的人。刘瞻因此被贬为康州刺史。

       16.《精忠报国》

       北州宣帝时御史大夫颜之仪经常苦苦劝:束谏宣帝不要暴政,被宣帝冷落,宣高死后,潮中大臣刘日方、郑泽造假遗诏让杨坚做丞相辅助小皇帝治理国家,颜之仪极力反对。誓死要精忠报国,被杨坚贬到西疆当郡守,但是后来杨坚还是表扬了颜之仪的大义。

       17.《殃及鱼池》

       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在里面欢快的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看见了大叫说“不好啦,城门失火了,快跑吧!”

       但是其它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其他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过一会儿,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

成语故事及解释50个简短

       简单的成语故事具体如下:

       1、 雪中送炭  

       成语故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着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2、画饼充饥  

       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3、囫囵吞枣  

       成语故事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4、尔虞我诈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包围了弱小的宋国都城,宋国大帅华元誓死守城不降,楚军存粮不多,车夫申叔向楚庄王献计,要士兵盖房种地,装做长住的样子。华元急了,偷偷潜入楚军统帅子反的营帐,说城里缺粮人们易子而食。于是两军讲和。  

       5、草船借箭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成语故事及解释50个简短内容如下:

1、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 哄堂大笑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 双管齐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今天关于“成语故事50个简短”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成语故事50个简短”,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