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谜语 成语谜语

成语思维导图高中_成语思维导图高中版

ysladmin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成语思维导图高中_成语思维导图高中版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成语思维导图高中”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

成语思维导图高中_成语思维导图高中版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成语思维导图高中”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高中必学成语

2.“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思维导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成语思维导图高中_成语思维导图高中版

高中必学成语

       成语是学生必学的课程,但是这么多成语,高中必考成语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收集的高中必学成语(精选100个),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爱憎分明:憎,恨、厌恶。对人或事物喜爱和憎恨的界限非常清楚。

        2、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安然,平安。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3、跋山涉水:跋,在山上行走。涉,在水上经过、渡。形容走长路的辛苦。

        4、百看不厌:厌,因过多而不喜欢。形容文章或书籍写得非常好,再看多少遍也不厌倦。

        5、搬弄是非:搬弄,挑拨。在别人背后传闲话、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6、变本加厉:厉,厉害、猛烈。本,原来。原指比原来的更加发展,现在指比原来变得更加严重。

        7、变幻莫测:测,推测。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变化又多又快,使人无法捉摸。

        8、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别,另外的。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指在文学和技艺方面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9、不出所料:没有超出意料之外,原来就预料到的。

        10、不计其数:计,计算。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指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程度。比喻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议,评说、议论。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屈服。指在压迫和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

        15、不速之客:速,邀请。未经邀请而突然自来的客人。

        16、不省人事:省,醒悟、明白。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比喻不懂得人情世事。17、不屑置辩:辩,辩论。屑,认为值得。认为不值得争辩。

        18、不言而喻:言,说明解释。喻,明白了解。不用说明就能明白。

        19、不约而同:约,约定、商量。没有商量但却意见相同。

        20、不折不扣: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说的话痛痛快快地全说出来。22、车水马龙:水,像流水。龙,像游龙。车辆像流水,马连成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非常繁华热闹。

        23、称心如意:称,适合。如,适合。恰合心愿,心满意足。

        24、成群结队:结,结成,形成。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队。

        25、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

        26、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27、诚心诚意:诚,真实的。形容心意诚恳,毫无虚伪。

        28、出手不凡:凡,平凡。一开始做某件事就很不平凡。

        29、触景生情:触,触动。看到眼前的景象受到触动而激起某种情感。

        30、触目伤怀:怀,心。看到(眼前的景象)心里悲伤。

        31、春和景明:和,温和。景,日光。春光温煦,阳光明媚。

        32、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33、当之无愧:当,承当、承受。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

        34、道听途说:道,道路。途,道路。从道路上听来的,马上就在路上传播给别人。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35、得不偿失:偿,抵、补。所得到的抵偿不了所损失的。

        36、滴水穿石:穿,破、透。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37、东奔西走:走,跑。形容到处奔跑。

        38、断壁残垣:壁,围墙。垣,墙。形容建筑物倒塌残废的现象。

        39、风调雨顺:调,调和。顺,适合、需要。指风雨适合农时,年景好。

        40、峰回路转:回,曲折环绕。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41、赴汤蹈火:赴,走向。汤,沸水。蹈,踩。即便是滚烫的水、炙热的火,也敢投入踩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42、刚正不阿:阿,偏袒、迎合。刚强正直,不徇私,不屈服。形容能坚持原则,有骨气。

        43、各持己见:持,坚持。各自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44、各得其所:所,处所。原指各人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东西。后指每个人或每一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45、各尽所能:指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能力全部贡献出来。

        46、各行其是:行,做、办。是,对的。个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做。指思想不统一、行动不一致。

        47、根深蒂固:蒂,花或瓜果和枝茎相连的部分。固,坚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可动摇。

        48、骇人听闻:骇,惊吓,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49、好意难却:意,意思。却,推辞,拒绝。善良的心思难以推辞,拒绝。

        50、厚此薄彼:厚,优待、看重。薄,看不起。彼,那、那个。重视、优待这个,轻视冷淡那个。形容不平等相待。

        51、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招展,迎风摆动。

        52、慌不择路:慌,慌张。择,选择。形容慌里慌张,顾不上选择道路。

        53、祸不单行:祸,祸事、灾难。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54、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宽阔,光线充足。形容由狭窄昏暗变为开阔光亮。也形容原来不明白,一下子就领悟了。

        55、鸡犬相闻:闻,听。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56、记忆犹新:犹,还。对往事的印象还很清晰,好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形容印象深刻。

        57、家喻户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58、坚定不移:移,动摇、改变。(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

        59、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异,不同的。思,想。迁,改变。

        60、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很大。

        61、斤斤计较:斤斤,过分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62、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63、近在咫尺:咫、尺,距离很近。形容距离很近。

        64、惊慌失措:措,安排、处置。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65、精打细算:指筹划、计算得十分周密详细。

        66、精雕细刻:静,工致、细密。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十分认真,非常细致。有时指文艺创作中的细腻刻画。也比喻办事细致。

        67、井然有序:井然,整齐的样子。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68、迥然不同:迥,差的`远。迥然,距离很远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很不相同。69、举世闻名:举,全。闻,听见。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

        70、举一反三:举,提出。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71、可歌可泣:歌,唱、歌颂。泣,小声哭。值得歌颂赞美,令人感动泪下。形容事迹英勇悲壮,感人至深。

        72、扣人心弦:心弦,指受感动而起共鸣的心。扣,敲击、牵住。形容使人非常激动,也形容牵动人的心。

        73、夸夸其谈:夸夸,说大话。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74、脍炙人口:脍,切的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美味的食品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喜爱和传诵。

        75、理直气壮:公正的、正义的。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就壮,说话就有气势。

        76、力挽狂澜:狂澜,巨大的波浪。挽,挽回。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77、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指远处的物体或某种景象清清楚楚出现在眼前。

        78、两全其美:做一件事情,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感到满意。

        79、流离失所:所,安身之处。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流离:因灾荒、战乱等流散分离。

        80、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81、落英缤纷:英,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掉落的暮春天气。

        82、满载而归:载,装载。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83、漫不经心:漫,不受约束,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84、茅塞顿开:茅塞,被茅草堵塞,比喻人的思路阻塞斯。顿,立刻,忽然。形容突然理解明白了。

        85、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太多了,看不完,接受不尽。

        86、门庭若市:若,如、好像。市,集市。门口和庭院就像集市一样,热闹非凡。形容往来人很多。

        87、名副其实:名,名誉。副,符合。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88、名列前茅:名,名次。茅,茅草。前茅,古时行军用于报警的兵器。指名次排列在前面。

        89、名正言顺:名,名义。正,正当。顺,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顺序。指名份或名义正当,说话做事理由充足,有依据。

        90、莫名其妙:名,说出。妙,奥妙。指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表示很奇怪,不知道怎么回事。

        91、漠不关心:漠,冷漠,不经心。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毫不在意或一点也不关心。

        92、默默无闻:形容不出名不被人知道。闻,名声。

        93、难以置信:置,放。置信,相信(多用于否定)。很难让人相信。

        94、迫不得已:迫,逼迫。已,停止。不得已,不得不如此。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95、其乐无穷:穷,穷尽,完结。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96、其貌不扬:扬,指容貌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97、奇珍异宝:珍异难得的宝物。

        98、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壮观。

        99、恰如其分:恰,恰恰、正。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100、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思维导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有些 成语 出现的频率很高,高中生们就要注意这些常见成语,哪些成语是高中必备的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必备成语解释相关内容。

       高中必备成语解释

        1)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能用作?拿不定主意?。

        2) 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3) 匠心独运:创造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多形容文艺创作上运用独特的艺术构思

        4) 交浅言深:言深:话说得恳切。指对交情不深的人恳切地加以劝说。

        5) 胶柱鼓瑟:瑟,一种古乐器;柱,瑟上调音的短木。用胶把柱粘住,音就不能调整。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6)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来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现在多用贬义。

        7) 接踵而至:踵,脚后跟;接踵,一个跟着一个。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8) 孑然一身:指孤单一人,前不能加?独自?。

        9) 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多含贬义。

        10) 金兰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金:喻坚固;兰:喻芬芳)。后也指结拜兄弟。

        高中常见成语及解释

        1) 金声玉振: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也比喻文辞优美。

        2) 金相玉质:比喻 文章 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完美。

        3) 金针度人:比喻把秘法、诀窍传给别人。

        4) 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指饶有兴味地说个停。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5)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6) 精卫填海:精卫,神话中的鸟名。比喻意志坚定。

        7)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没有才能。指以自己的能力不够为理由而恭敬地推辞。常用于客气地表示拒做某事。

        8) 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9) 具体而微:不指具体到细微之处,而指内容已具备了,不过局面、规模较小.

        10) 绝少分甘:指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11) 绝无仅有:形容极其少有。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12) 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13) 开源节流:源,水源。比喻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14) 侃侃而谈:侃侃,从容不迫的样子。不慌不忙的谈。

        15) 刻骨铭心:镂刻在骨头上或心里。比喻感念深刻,永难忘记。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16)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 传说 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7) 口碑载道:称颂的声音充满了道路(口碑:众人口头称颂跟文字刻在石碑上一样)。

        18) 口惠而实不至:惠:给以好处。口头上虚情假意地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在实际上却不兑现。

        19) 苦心孤诣:用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别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苦心,刻苦的用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20) 夸夸其词:指说话、写文章时用语夸张超过事实。

        高中必备成语解释精选

        1) 脍炙人口:脍,细切的肉;炙,烤肉。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2) 困知勉行:人的知识必须克服困难而得到;人的品德必须勉励与强制自己去实践才能成功。

        3) 来者可追:指后来的事还可以补救。来者:指将来的事。

        4)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 (正:伯劳鸟;误:辛劳)

        5)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6) 冷若冰霜:冷淡得跟冰霜一样。形容人不热情或不温和。也比喻态度严厉,不可接近。

        7) 冷眼旁观: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在旁边看(冷眼:观察事物时的冷静或冷淡的神情)。

        8) 离群索居:离开同伴一个人孤独生活。(正:孤单;误:寻找)

        9) 李代桃僵:原指李桃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10)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11) 历历在目: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12) 良工心苦: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优秀的艺术家,都要经过一番苦心的经营(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13) 良金美玉:比喻人品德很好。也比喻文章写得完美。

        14)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15)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自我安慰。(正:姑且;误:无聊)

        16) 林林总总:形容多而成群。林林:纷纭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

        17)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不能理解为被批驳得?体无完肤?。

        18)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才。

        19) 鳞次栉(zh?)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20) 麟凤龟龙:这四种动物都是古代象征吉祥、高贵和长寿的珍奇动物。后来常用以比喻品德高尚的好人。

        猜你喜欢:

        1. 2017高考必备成语

        2. 2017高考常用成语

        3. 高考必备语文知识(成语篇)

        4. 常用成语的解释

        当代写作学将“写作”定义为:“写作是人类运用书面语言文字创生生命生存的自由秩序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所谓“生命生存的自由秩序”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语言结构秩序”,二是指“情感思想秩序”。写作原理第一个层面关心的问题就是“语言结构秩序”和“情感思想秩序”的形成和生成机制。当代写作学认为这二者都是通过写作思维来生成的。正是因为思维与写作的最密切的联系,顾振彪先生指出:“启动思维操作,是牵住了作文训练的牛鼻子。”

          作文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时下,“模板作文”、“万能作文”、“兔尾巴作文”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思绪混乱,不会想,或者思维浅显,想不出。如何突破写作思维的缺陷这一瓶颈,是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

          “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整合和筛选的科学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依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思维导图能反映普遍思维过程,也就必然能够反映写作这一特定思维过程。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文训练中,通过对写作思维过程的精细剖析与层层展示,帮助学生掌握作文规律,发散思维,理清思路,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环节一:课前自由创作思维导图

          作文题: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我们都曾微笑过,我们都曾看到过……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创作步骤:

          草拟:以主题词为中心,把思维向四周放射,将所有环绕主题的意念(关键词)都写下来,不要理会对或错。预计用时3分钟。

          第一次重构和修正:将意念(关键词)组织合并、归类建立起层次,画出思维导图。预计用时5分钟。

          沉思:脑科学研究表明,灵感经常出现在大脑处于松弛、祥和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会让放射性思维扩大到整个大脑,有利于产生新的想法。预计用时5分钟。

          第二次重构和修正:可能会产生一些想法,全面考虑先前得到的所有信息,然后将思维导图重新修正。预计用时2分钟。

          完成:整理思路,将各种元素合并起来,以期新的发现和突破。预计用时5分钟。

          2.自我评价:

         

         (此量表源于汤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

          环节二:课堂交流创作成果

          尤其是“层次分明”和“个人风格”这两项糟糕,简直是惨不忍睹。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角度单一,思维方向无序,要么在“莲子、莲花、莲藕”这样一条狭窄胡同打转,要么就像几只无头苍蝇东游西荡到处乱撞……

          原本想不加任何限制,让学生思维充分放射开去,结果如黑格尔所说,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我得寻求新办法。

          如果能帮助学生建立BOI(Base Order Ideas的缩写),也就是基本顺序思想,这样会有助于思维自然有序地运行。

          我问学生:看到这个微笑,你首先想到谁?学生回答:妈妈,老师,同学,还有学生回答是今天早餐店的老板,公交车上的售票员,蒙娜丽莎……我又问,能不能让思维想开去,比如花,这是怎样的微笑?经过讨论,大家答道,花的微笑是绽放,天空的微笑是灿烂,湖水的微笑是波澜,狗的微笑是亲切信赖,春天的微笑是繁花盛开……我又启发学生,身边的这些微笑都蕴含在哪些情境中?有学生说道,妈妈总是做好早餐微笑着看我吃完,然后微笑着送我上学,并每天微笑着迎我回家。还有学生说,在吃早点时不小心把豆浆碰倒了,老板微笑着再送来一碗。我让学生慢慢归纳,在我们身边,充溢着亲情、友情、师情等等,这些微笑构成了幸福生活的画卷。接下来我问大家,微笑与大笑、奸笑、冷笑有何不同?微笑有什么作用?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笑一笑,十年少;微笑是灿烂的晴天;微笑是最绚丽的花朵,盛开在人们的心里;微笑是世间最美的风景,让人难忘;微笑是成功的力量之源;微笑是内在力量强大的象征;流着汗水的微笑最感动人;失意时的微笑最震撼人;微笑是医治失败的良方,驱走烦恼,释放压力。还有学生结合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说,微笑是我们民族最好的名片。

          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出这样的方法:以“人(物)、事、情、理、言”五字分析法来建立基本顺序思想,从这五方面发散思维,想深想透想开去。

          当然,对于叙事类题目,我们也可用“5W2H提问法”,即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y (何因),How do(怎样做),How much(做得怎样)等七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第一个基本顺序思想是“Who”。把这个词大写,连接着中央图的弯曲线条上,一连串的联想和想象就由它喷发出来――亲人、朋友、名著里的人物、甚至包括外星人!

          让我们的大脑闪耀着思维的火花进人另一个BOI――“When”。这个词同样大写,也连线在中央图上,接着又是联想与想象的喷发――“晨曦初露”、“烈日当空”、“夕阳西下”、“明月朗照”、“春光明媚”、“秋风萧瑟”等。

          后面的几个BOI:Where(何地)、What(何事)、Why (何因)、How do(怎样做)、How much(做得怎样),在思维导图上也给它们安排合适位置。

          接下来是立意分析。小组内将各人的思维导图合并在一起讨论,从“能不能写”、“想不想写”、“可不可写”三个维度来分析。“能不能写”是指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厚不厚实;“想不想写”是指对这个立意点的兴趣有多大,热情有多高;“可不可写”是从读者角度去分析,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有多少价值,能唤起多少共鸣。经过讨论,学生认为最佳立意有:含泪的微笑,挂着汗珠的微笑,永恒的微笑,严厉的爸爸露出的微笑……至此,我们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且叙事的要素也大多浮出水面,逐渐清晰起来。

          环节三:小组合作创作思维导图

          接下来是“怎么写”。

          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提出了赋形思维。

          所谓赋形思维,就是对文章的主题、立意的渲染化、造势化、清晰化写作行为中所运用的思维操作技术。赋形思维操作的唯一目的就是积累、增强艺术感染的程度。其基本的思维操作模型是“重复”与“对比”。在赋形思维中,“对比”的效果与重复的效果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突出、加强写作主题、立意的印象、感觉。不同的是,运用“重复”的赋形思维,是对主题、立意的累积、强化,而运用“对比”则是对主题、立意的反差、比较、反衬,从而清晰,最终加深主题、立意的印象、感受。

          这两种思维模型在课文中我们常常见到:比如朱自清的《春》就是“重复”的赋形思维模型的典型运用。文章开篇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重叠反复,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急切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是把春天拟人化,描绘春天似乎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对春的憧憬之情油然而生。再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从“山”到“水”到“太阳”,通过景物描摹的重复,将春的生机表现得蓬勃鲜活,也为全文定下强烈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作者推出五组特写镜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季里人的活动,文章主体就由五大板块形成。通过五个意蕴、情调、感情色彩相同而形象不同的物象,多方面、多角度的重复渲染,使文章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抒情氛围和审美意境。没有这种重复性、渲染性的思维操作,这种抒情气氛和审美意境是不大容易产生出来的。

          作品最后是春之赞歌,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一咏三叹,将春的“新、美、力”渲染得淋漓尽致,极富艺术张力。

          再以刘禹锡的《秋词》为例。首句“自古逢秋悲寂寥”,点明在文人墨客的眼里,秋是悲凉,是寂寥,是悲的象征,是孤独、惆怅的载体,但承句却别出心裁――“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于繁花似锦的春日,表现出诗人极其乐观的心态,这就是“对比”的赋形思维,这样一来,便极大地强化了诗人对秋的颂扬之意,与先前的郁闷忧愁的心境产生巨大反差,使后者得到更清晰强烈的印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再次重复强化秋的特色,演绎成一首高亢的秋歌,借以表现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情操。如果结合诗人被贬的经历,我们就不难体会诗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虽人生坎坷,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但仍励志高歌,整首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乐观、大度豁达的胸怀与担当。

          我们以赋形思维模型为支撑,小组合作,一人执笔,众人运思,创作思维导图。

          例1: 例2:

         

         

          环节四:小组代表讲解思维导图

          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讲解小组合作创作的思维导图。这是最精彩的一幕,有思维的闪光,有言语的精彩,也有合作的快乐。

          如例1的描述:我们小组的立意是含泪的微笑。我们的思维导图总体构想是一颗爱之心,主题是一串脚印,上面写着:含泪的微笑,寓意是妈妈的微笑激励我也微笑着走好人生路。我们主要运用“对比”思维操作模型。妈妈每天做好早餐,微笑着看我吃完,微笑着送我出门,而我在学校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次考试只得了54分,而且还要让家长签字,我沮丧到极点,把试卷塞在书包底角。第二天,妈妈像往常一样,微笑着看我吃早餐,微笑着送我出门。我到课室才发现,试卷已平平整整地折好,妈妈还用红笔写了一行字“相信自己,一定行”。然后我们运用“重复”渲染――我努力学习,结果却更差了,期末考试只得了36分。回家路上,我不由自主地走进网吧,直到肚子咕咕叫了我才意识到要回家,街上已是灯火辉煌。妈妈立在家门口,还是那样的微笑,她接过我的书包,问我是不是找老师补习了。回到屋里,看着满桌的饭菜,我的眼泪下来了。这里我要特地提一下我们组的小Z同学,他提出说,写一写妈妈切菜弄伤的手指,更能体现妈妈为我付出的代价,更能增强对比的作用。接下来是妈妈拥抱着我,说:“没事,只要努力就好。”我含泪地点点头。妈妈说:“笑一个给妈看看,相信自己,一定行。”我含泪地笑了。

          例2的描述:我们小组的立意是永恒的微笑。主题是一本相册,寓意是所有的微笑永存在记忆这本相册里。我们主要运用“重复”思维操作模型。我们的思维导图包括四个分支。第一部分:大自然里的微笑。里面有花儿的微笑,天空的微笑,湖水的微笑。第二部分:生活的微笑。里面记录着妈妈的微笑,老师的微笑,同学的微笑,公交车上的微笑。第三部分:内心的微笑。包含流着汗水的微笑,挂着泪花的微笑,这是成长的象征。第四部分:世界的微笑。有2008奥运会上的微笑,上海世博会的微笑,广州亚运会的微笑,这是民族强大的力量。

         

         罗文君,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本文编校:老猛

       好了,今天关于成语思维导图高中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成语思维导图高中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成语思维导图高中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