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用法大全 成语用法大全

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_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故事

ysladmin 2024-07-22 人已围观

简介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_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故事       非常感谢大家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的广泛内容,我将用我的知识和经验为

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_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故事

       非常感谢大家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的广泛内容,我将用我的知识和经验为大家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回答。

1.铁杵成针的成语故事 铁杵成针出自何处

2.铁杵磨针的近义词

3.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叫什么成语?

4.有关“功夫”的成语有多少个?

5.铁什么成针填成语

6.成语故事

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_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故事

铁杵成针的成语故事 铁杵成针出自何处

       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成语故事,故事典故源于大诗人李白,《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都能成功。

        故事讲的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一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四处闲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着铁杵。

        李白觉的很奇怪,上前问到:“老婆婆您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吃了一惊问:“这个铁杵几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从此刻苦学习、仔细观察,成了中国一位大诗人。

        2、铁杵成针,汉语成语,tiě chǔ chéng zhēn,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

        原文: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要磨成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铁杵磨针的近义词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个什么成语——铁杵成针、磨杵成针。

       磨杵成针

       mó chǔ chéng zhēn

       解释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处《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结构补充式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反义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例句没有~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叫什么成语?

       成语: 铁杵磨针

       近义词: 铁杵磨成针、铁杵成针

       拼音: tiě chǔ mó zhēn

       解释: 铁杵:铁棍。铁棍子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举例造句: 那南方中的举人进士,不知费了先生多少掏成,多少指点,铁杵磨针,才成正果。 ★《醒世姻缘》第25回

有关“功夫”的成语有多少个?

       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是一个五字成语,是:铁棒磨成针。

       铁棒磨成针,拼音:[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

       释义: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典故: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铁什么成针填成语

       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拼音: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出处: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拼音: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

       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出处:

       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3、水磨功夫

       成语拼音:

       shuǐ mó gōng fū

       成语解释:

       掺水细磨。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须用些水磨功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4、功到自然成

       成语拼音: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成语解释: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5、兼功自厉

       成语拼音:

       jiān gōng zì lì

       成语解释:

       兼:加倍;功:功夫;厉:同“励”,劝勉。指做事加倍努力,并自我劝勉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丹传》:“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

       6、亏于一篑

       成语拼音:

       kuī yú yī kuì

       成语解释:

       亏:缺,欠;篑:装土的竹筐。积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成功

       成语出处: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7、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拼音: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

       铁杵:铁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成语出处:

       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8、嘴上功夫

       成语拼音:

       zuǐ shàng gōng fū

       成语解释:

       指没有实际本事,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成语出处:

       9、费力不讨好

       成语拼音:

       fèi lì bù tǎo hǎo

       成语解释:

       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成语出处:

       老舍《今年的希望》:“杂文本非所长,写不出什么道理来,何苦费力不讨好,耽误了自己的时间,而又不能使篇幅增光呢!”

       10、工力悉敌

       成语拼音:

       gōng lì xī dí

       成语解释: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成语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成语故事

       铁杵成针

       拼音:tiě chǔ chéng zhēn

       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近义词:持之以恒

       反义词:半途而废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铁杵磨成针

       拼音: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示例:没听过~? ★阮章竞《漳河水》第二部

       近义词:铁杵成针、铁棒磨成针

       语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铁棒磨成针

       拼音: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示例:清·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拚着些坚忍工夫,做到~的地位,看似发达得迟,实在收效最速。”

       近义词:铁杵磨成针

       语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个什么成语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成语故事(精选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故事1

        《铁杵磨成针》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小时候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经常逃课出去玩。有一天,他又趁先生不注意溜出学堂去玩耍。在一条小河边,他看到以为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而且老婆婆告诉李白她打算把铁棒磨成一根针。李白满脸狐疑的看着老婆婆,老婆婆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就笑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之后很感动,从此开始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

        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铁杵一天天磨,就能磨成绣花针;水滴一遍遍滴,就能把石头凿穿。这说明持之以恒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如果我们也具有这样的精神,那学习生活中的一点点小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作业写累了,就稍稍休息一下,继续把剩下的做完;钢琴练烦了,就站起来活动一下,再坚持把曲熟;跑步跑累了也决不能放弃,坚持过临界点你就会觉得剩下的距离其实很轻松……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却挡不住诱惑,忍不住想停下来。比如,我上个星期做了一个学习,可没执行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再比如,我跟老师约定每天都去练琴,可连续去了几次之后就开始找借口放松自己,这使我学琴的进度变得很慢。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伟大的人物都是通过勤奋学习才会取得伟大的成就。我只有控制好自己,挡住那些诱惑,时刻提醒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人生的赢家。

成语故事2

        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一边对儿子说:“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这是我们小时候的听的故事,当时只是觉得好笑,现在看来,很多事情往往你认为只要方向对了,只要我努力,再努力一些,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但往往有些事情欲速而不达,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恨不能一日千里,鹤立鸡群。结果适得其反,你着急又上火。孩子反而不温不火,自有节奏。由此,还不如顺其自然,万物自有其宗。

成语故事3

        小时候,我一直喜欢看成语书、故事书,常常缠着妈妈买书。我喜欢书的原因不是因为故事情节,而是我被书中的插画所吸引。书里面不但有五彩斑斓的画面,而且小动物生动可爱、活灵活现,仿佛就像和我做游戏,可有趣了!为此妈妈时常提醒我要多了解书的故事内容,不要只看漂亮的画面。可年幼的我不为所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师辛勤的培育,直到有一天。

        “来,吃饭了!”妈妈喊道。在饭桌上,妈妈对我说:“今天我们读一个成语故事好吗?读完后有奖励哦!”妈妈神秘的说道。“嗯!”我毫不犹豫的回答。“今天你可真听话。”“嘻嘻。”

        “看!”妈妈拿出一本名为《成语故事》的书,在我眼前一晃对我说。“哇噻,新书啊!”年幼的我对眼前这本书有着十二万分的好奇和欣喜,它好像强力胶一样紧紧地将我的眼球贴住。“来让我们看一看里面的故事吧!”妈妈温和的说。

        “买椟还珠?”我好奇的问着:“这是什么意思?”“别急!”妈妈说道:“你来读一遍。”“从前有一个楚国人。”终于我读完了问妈妈:“这个成语讲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的寓意是说:不要只看重外表次要的属性,却忽略了本质的内涵!”说完妈妈又意味深长的问我:“你做到了吗?”“呃,好像没有做到。”我支支吾吾的回答。“哪里还需要努力呢?”妈妈接着问道。我静静的想了想回答“以后读书不光要看它精美的图画,更要认真读懂故事,知道它讲的道理,也就是认真体会感悟,这样一本书的全部价值才算是全部读懂理解。”妈妈听后十分惊喜和欣慰。“好!你长大了,分析的有道理,我希望以后你要按照你现在所说的去做。Ok!”“没问题!”我大声回答。妈妈露出开心的微笑。

        从那一刻起我便没有因为“外在”的华丽而丢了“内在”的全部价值,没有因为插画而忽略文章的内容以及感悟。

        是啊!我们的人生也部不正是如此吗?有多少人因为“外在”而痛失了全部的价值!仅外表的华丽就吸引了你,而“内在”价值不知道比外表华丽多少倍呀!从现在开始重新面对一切,不因外在失内在,不因华丽失内涵!

        “买椟还珠”你让我懂得了这么多的道理,叫我怎样不喜欢你呢?

成语故事4

        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成语故事5

        浪子回头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财主年过半百,才喜得贵子, 取名为天宝,天宝长大后游手好闲,挥金如土,老财主怕儿子这样下去保不住家业,便请了个先生教他明白事理,轻易不让他出门,在先生的管教下,天宝渐渐地变得知书识礼了。不久,天宝的父母不幸双双下世,天宝的学业从此中断。

        等天宝的先生一走,天宝小时候认识的狐朋狗友又找上门来。天宝故态萌发,整日花天酒地,不到两年,万贯家财花了个精光,最后落得靠乞讨为生。直到这时,天宝才后悔自己过去的生活,决定痛改前非,一天晚上,他借书回来,因地冻路滑,再加上一天粒米未进,一跤跌倒后,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不一会儿,就冻僵在路旁。

        这时,王员外正好路过,见天宝拿着一本书,冻僵在路旁,不禁起了怜爱之心,便命家人救醒天宝。天宝被救醒后,王员外问清了他的家世,对他很同情,便把他留在身边,打算让天宝做女儿腊梅的先生,对此天宝求之不得,赶紧拜谢了王员外救命之恩,从此,天宝就留在王员外家勤勤恳恳地教腊梅读书识字。

        腊梅长得如花似玉,而且温柔贤淑。天宝刚开始只管都书,时间一长,不禁犯了老毛病,对腊梅想入非非,动手动脚。腊梅气得找父亲哭诉一番,王员外听后不动声色。他怕这件事传到外面,对女儿的名声有影响,便写了一封信,把天宝叫来,对他说:"天宝,我有一件急事需要你帮忙。"天宝说:"员外对我恩重如山,无论什么事,我决不推辞!"王员外说:"我有一个表兄,住在苏州一孔桥边,烦你到苏州把这封信送给他。你这就起程吧!"说完,又给天宝二十两银子作为盘缠,天宝虽然不想离开腊梅,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怏怏地上路。

        谁知到苏州,到处都是孔桥,天宝长了半个多月,也没找到王员外表兄的住处,眼看着盘缠快花完了,他打开信一瞧,不禁羞惭尤分,只见信上写着四句话:"当年路旁一冻丐,今日竟敢戏腊梅;一孔桥边无表兄,花尽银钱不用回!"

        看完信后,天宝科想投河自尽,但他转念一想:王员外非但救了我的命,还保住了我的名声,我为什么不能挣二十两银子,还给王员外,当面向他请罪呢?于是,天宝振作 精神,白天帮人家干活;晚上挑灯夜读。三年下来,他不但积攒了二十两银子,而且变成了一个博学的才子,这时,恰恰开科招考,天宝进京应试,一举中了举人,于是,他星夜兼程,回去向王员外请罪。

        到了王员外家,天宝"扑通"一声跪倒,手捧一封信和二十两银子,对王员外说他有罪。王员外一见面前的举人是天宝,赶紧接过书信和银子,一看原来说是三年前他写的那封。不过,在他那四句话后又添了四句:"三年表兄未找成,恩人堂前还白银;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

        王员外惊喜交加,连忙扶起天宝,对他问寒问暖,又亲口把腊梅许给天宝。

        从此,"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俗语便流传开来。

成语故事6

        战国时期,楚顷襄王有一位大臣叫庄辛。

        那时,楚国早已失去霸主之风。国君顷襄王整日不理财政,终日只顾享乐,把朝廷之事都交给宠臣处理,朝中的良臣看出楚国必亡就都四处逃难。此时,朝廷仅在的良臣大夫庄辛心里十分着急,于是便规劝顷襄王。顷襄王非但不听,还把庄辛在朝廷的官职给撤了,庄辛只好隐居起来。

        后来·,秦国攻打楚国,楚国败,此时秦国想讲和,顷襄王认为可信就同意了。可是顷襄王刚到秦国就被秦王抓了起来,秦国要楚国十二座城池做赎金,顷襄王因为害怕秦国而同意。顷襄王回到楚国后就立即迁都到城阳郡。与此同时楚国衰败的势头非常猛,顷襄王无能为力。这时,他又想起了庄辛,于是赶快派人去找庄辛。

        庄辛回朝后,顷襄王立刻向他请教治国的方法。庄辛给顷襄王讲了一个故事:“衡山上有一个牧羊人,有一天晚上,一只狼从牧羊人没有注意的羊圈的洞里偷了一只羊,牧羊人早上起来才发现,于是立即把洞补好了。”讲完后庄辛又总结说:“大王可以向这个牧民一样,谁让吃了亏,但是只要补好这个洞就能避免羊的丢失。”

        楚国顷襄王听了后又振作起来,开始管理朝政,虽然楚国没有复兴,但是顷襄王在位剩余的几年,楚国确实好了很多。

成语故事7

        记得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喜欢过寒,因为只有寒到了,年就到了,就可以回乡下放烟花爆竹了,想想就高兴!

        盼望着盼望着,寒终于到了,我们全家开车去乡下爷爷奶奶家过年,一路上我都在迫不及待的提醒爸爸:到了奶奶家要买各种各样的烟花。爸爸的每一个点头允诺,都让我好开心啊!我们开了一天的车晚上才到奶奶家,第二天一早,我早已忘记路途的辛苦和疲劳,就央求爸爸带我去买烟花,爸爸在我的无休止的拉扯下,拖着疲惫的身体带我去买烟花,我们买了好多好多的各种各样的烟花,一路上我抱着烟花开心的大步的往家走。

        一到家,我就拉着爸爸陪我到楼顶上去放烟花,爸爸说烟花只有在晚上放才好看,可是我实在等不急了,就想过把瘾,可大人们又不让我一个人放,说危险。

        上到楼顶,爸爸让我拿着长杆烟花,举向天空,手伸得远远的;我不敢乱动,这造型俨然像个木偶,然后爸爸谨慎地打开火机,火机里的一小簇火苗子瞬间把烟花的引子点着了,只见火星四射,霹雳霹雳的一阵声响;我的双手感受到烟花冲上天的那股颤抖余劲,吓得我顾不上在天空绽放的绚丽多彩的烟花,一扔烟花杆儿,捂着耳朵撒腿就跑,找到一个自以为安全的地带,紧紧闭上眼睛,待烟花没有了声响,我才偷偷地、慢慢地睁开眼睛盯着放完的烟花,刚放下手,烟花如同调皮的娃娃又霹雳一声喷响了一下,把我吓个抖擞:哇!喷出来的烟花真的好漂亮!爸爸提醒我要注意安全;切记没有放完,就拿起烟花观看,警惕这种特殊状况带来的伤害。因为目睹了烟花绽放时光彩夺目地美丽,我胆子逐渐大了起来,放完一根还想再放一根,可爸爸非等天黑再放。

        好不容易熬到天黑吃完饭,爸爸却在跟伯伯、叔叔们聊着天,看着大家聊天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我的心默默地盘算着,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地拿了几根烟花叫哥哥姐姐带我上楼顶去,绽放的烟花实在太美了,我们点了一根又一根,我一直捂着耳朵,远远看着,也不忘提醒哥哥姐姐们捂上耳朵,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这样爸爸妈妈就听不见,我们就可以尽情地放烟花呀!"他们还没听完我说的话就仰着头哈哈哈的大笑起来,记忆中,我当时还反应不过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话我。

        时至今日,我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每每回想起这件偷放烟花的事情,我都会不自觉的暗自发笑:当时的自己真是太可笑了,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听不见的同时别人也不会听见;真是自欺欺人哪,就像课本里的掩耳盗铃的故事主人翁一样愚蠢!哈哈哈哈。

成语故事8

        从前,有两个细菌,一个叫旺财,一个叫富贵。它们天天盼着能有一个家,还幻想着能不劳而获。于是,这两个细菌躲进了一包已拆开的零食里。这包零食的主人是一个名叫小明的小男孩,当他开始往嘴里倒零食时,青青和红红趁机混了进去。

        两个细菌开始在乐乐的大门牙上蛀了两个洞洞,因为洞很小,所以乐乐没感觉。每当晚上,乐乐都要吃零食,吃完后还不刷牙,所以牙缝里留了些零食。这可把旺财和富贵乐坏了,它们吃得饱饱的,这小洞可再也容不下它们了,于是它们就把洞一倍一倍的扩大。

        终于有一天,乐乐的牙齿突然剧疼痛起来。忽然,他发现洗手间的台面上有一支站立的牙刷和一支牙膏。“请让我来帮你消除疼痛吧!”牙刷一边说,一边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接着牙刷用身子上下滚动,并用牙膏刷出丰富的泡沫,再用水冲洗,这时细菌抵挡不住水流的冲击,和牙膏沫一起被冲走了。连续刷了几天,小明的牙齿不疼了。

        小明吸取了教训,以后爱上了刷牙。

成语故事9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汉献帝时,曹操独揽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次,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孙权,孔融(孔子后代)反对,劝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听,孔融便在背地里发了几句牢骚。御史大夫郄虑平时与孔融不睦,得知这个情况后,便加油添酷地向曹操报告,并挑拨道:“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祢衡对您无理谩骂,完全是孔融指使的。”曹操一听,大怒,当即下令将孔融全家抓起来一并处死。

        孔融被捕时,家中里里外外的人一个个害怕得不行,但是他的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却在那儿玩琢钉的游戏,没有一点惶恐的样子。家人以为孩子不懂事,大祸临头还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们赶快逃跑。孔融也对执行逮捕任务的使者恳求说:“我希望只加罪于我本人,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两个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说:“爸爸,你不要恳求了,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恳求有什么用?”结果,两个孩子从容不迫地和父亲一起被抓去处死。

        后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语用,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成语故事10

        话说东施效仿西施捂心皱眉,不但没有使自己变得漂亮,反而让大家觉得她丑得可怕,纷纷避开。由于东施的鲁莽模仿,使得家人们没有脸面出门。为了家人有脸面、有光彩,东施决定让自己真正的漂亮起来!她四处打探,不停地寻找变美的良方。终于有一天,她从邻里的聊天谈话中得知越国的X城Y市有一个神医会整容手术。看到希望的东施欣喜若狂,第二天天没亮,她就驾着马车火速赶往神医的诊所。

        千里迢迢来到X城的东施很快就找到了神医,并将自己的想法和目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神医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位丑女,无奈地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整容可是一个很大的手术,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手术一旦失败会直接毁容甚至危及生命,你要三思啊。但无论神医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打动不了东施那如山岩一般坚不可摧的信念。于是,他叹了口气:三天之后进行手术,你先调养一下身体。

        东施激动地在茫茫人海中都能清楚地听到自己急促地呼吸声,她多么希望能快点进行整容手术啊!第一天、第二天漫长的等待终于结束了。

        手术非常成功!神医意味深长地看着已经变得美貌如花的东施,抚着胡须说:可别忘了给手术接口涂抹保养品,如果感到不适马上回来复诊可东施一句也没听进去,头缺像捣蒜一样地摇摆着。

        东施回到故乡,村子里的老百姓都吓了一跳。可不是嘛,光滑的皮肤,纤柔的腰肢,就连那水汪汪的大眼睛也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哪像原来那个丑八怪。大家对待东施恭恭敬敬,就连原来比她美上百倍的西施见到她也忍不住低下头

        东施越来越得意,她开始忘形起来,保养品、保养精华什么的只涂了几天,就被扔进了垃圾推理。到了后来,虽然感觉腿有点难受,脸颊发热,但被赞美蒙蔽头脑的东施根本不放在心上,幸好父母发现了异常,连夜将她送到神医哪里,才把女儿从生死线上拖了回来。

        看,爱美之心虽然皆有,但不能为了美丽漂亮而损害了身体,那样只会得不偿失。

成语故事11

        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早晨,梧桐树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油的发亮了一般,柳树的树枝,随风飘荡,在某一片叶子下,住着一只蝉。

        这是一只又肥又大的蝉,它十分的快乐,只听“知了——知了——”它还唱着歌呢!

        但令蝉意想不到的是,在树枝的最底部有着一只馋嘴的瘦螳螂。螳螂心想:我已经好久都没有吃到食物了,这只肥蝉看的挺顺眼,不如吃了它,好填饱自己的肚子,想着它便露出了自己锋利的爪子。

        这只螳螂躲在了另一片叶子下,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等待着,等待着,蝉的身体爬到了叶子上面,螳螂用爪子把口水擦掉,慢慢地接近蝉,“砰”的一声,蝉被行动敏捷的螳螂用刀控制住了,蝉扭动着身子不停地挣扎,但是它最后还是没有战胜自己的天敌——螳螂……

        螳螂美滋滋地吃着皮香肉嫩的蝉,心里甜甜的.,它用自己锋利的刀割下蝉的皮,鲜美的肉一下子就暴露出来,它正在细嚼慢咽的品味。

        但令螳螂也意想不到的是,在它的身后有着一只馋嘴的黄雀,黄雀想:我都观察你们很久了,小螳螂,跟我比,你还是嫩了那么一点,哈哈,你是逃不出我的魔爪的。本来正在享受美食的螳螂,被黄雀猛的一扑,受到了惊吓,还没缓过神来,原本拼命挣扎的它,便在凶猛的黄雀嘴下一命呜呼了。

        正当黄雀品尝时,树下有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儿,用自己的弹弓瞄准了那只黄雀。

成语故事12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和村,住着一个哑巴,他是一个很固执的人。

        有一天,村长的孙子过满月,把全村的人都请过去吃满月宴。哑巴也来了,到了村长家,哑巴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包东西,就想知道这里面包的是什么?哑巴伸手扒开纸包,想一探究竟。

        快手二嫂一把夺下哑巴手里的黄连,连连摆手,连喊带叫:“哑巴,这是黄连,苦得很!”好奇的哑巴才不理那套呢:“不让吃我偏吃!”又把二嫂手里的黄连抢到自己手里。

        旁边的人看哑巴那副傻傻的样子,也跟着大声喊:“这不是吃的,这是入药用的药材,你不能吃。”俗话说,十聋九哑。也就是说,十个聋子里面有九个是不会说话的。是啊,哑巴怎么听得见呢?但他看到众人阻拦的样子,犟劲又上来了,“哇哇”叫着,仿佛在说:“我偏吃,我偏吃,你们算老几?管得着吗?”众目睽睽之下,哑巴把黄连塞进了嘴里。

        黄连到了嘴里,但哑巴并没有嚼。他想:“不行,不行,万一真的不能吃,把我毒死怎么办呀?”思忖了一会儿,哑巴动了动腮帮子,跃跃欲试。

        村长抓住他的手,连比带划地命令他:“放下,黄连可是天下最苦的东西,你小子也敢吃!”哑巴一看村长生气了,反而坏笑起来,边笑边大嚼起来。

        这下可不得了,刚嚼两口,哑巴的脸都痛苦得变形了,呲牙咧嘴,吐着舌头,不停地往外哈气,用手扇嘴边的苦气,想要把黄连的苦味都扇走似的。那捶胸顿足的样子,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旁人见了连连摇头,叹道:“唉,这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成语故事13

        战国时代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弱国。有一回秦昭襄王得知赵惠文王,从楚国得到一块和氏璧,是一块无价之玉,就写信给赵王说愿意用15座城池交换。赵王收到后立马让所有大臣上朝商议。大臣有人说不能被秦王给骗了,不能给,可又有人说不给秦王会派兵来攻打的,不能不给。赵王六神无主。

        这时候有人说,我很聪明,勇敢。没错,我就是那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蔺相如。

        赵王把我招进宫去,问我怎么办?我说只要秦王愿意交出15座城池,我就会把玉璧给他,不交的话我必一定完璧归赵。

        当我带着和氏璧来到了秦国后,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赞不绝口,可是交换城市的事,连一个字也没有提起。这时我灵机一动对秦王说:“这璧有个小毛病,我指给您看看。”秦王就把玉璧给了我。玉璧一到我手上,我就威胁说:“我看你并不想给赵国15座城池,如今璧在我手上,如果你逼我,我就和璧一起死在这根柱子上”。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应诺,用15座城池来交换。我趁机要求说要准备一个盛大的典礼才行。秦皇只好下令定下了典礼的日期。当晚,我就让下手化妆后,把玉璧送回了赵国。当典礼的日子到了时候,我光明正大的告知秦王,玉璧已送回赵国,你若真想要,就先把城池交出来,我再派人把玉璧送来。秦王知道,杀了我也没有用,就让我回了国。

        真是有惊无险啊!

成语故事14

        一天,农民在山上砍完柴准备回家时,发现回家的路上有一排狼的脚印,而且是朝着他家的方向去的。“不好!”农民的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了。

        他把柴扔到地上,沿着狼的足迹找到了自己家的羊圈里。却发现羊圈上破了个洞,羊圈中少了一只羊。农民吓得瘫坐在了地上,嘴巴张大得都可以塞进一个西瓜了。他逐渐平静下来后,心里想:“还好只少了一只羊,洞也不大就不补了。”他于是就把柴拿回家里,然后睡觉去了。

        第二天,当他抓鱼上岸后又发现了狼的脚印,但是这次他看起来平静多了,可能是因为他已经经历了一次。但是他还是很紧张,生怕羊都被狼吃光了。他爬到岸上,拿着装着鱼的桶跑回了家。这次他紧张的连汗都一直在向下滴。回到了家,又少了一只羊,但是农民的想法又不一样了:“都少了两只羊了,狼应该不会再来了吧,洞就不补了。”

        但是这次其他的村民都来劝他,想让他把羊圈的洞补上,但是农民根本不听他们的意见。

        到了第三天凌晨的时候,那只来过了两次的狼带着狼群来了,他们纷纷涌入羊圈,把羊全部都吃光了。

        第二天早上,农民为了以防万一去了羊圈,却看到了一地都是羊血,羊一只都不剩,这次农民才把羊圈补上,以后羊一只也没有少过。

成语故事15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承包了一块土地,他在那块土地上撒了许多农作物的,他想着这些农作物成熟后,自己不仅可以吃剩下的,还可以拿去卖了,于是每天都勤劳的耕作。

        果然,这个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田地里的苗开始长高了,他看到后便更加勤奋的劳动了,每天天还不亮就出门了,直到天完全黑了,也没有回来,在妻子和儿子还以为这个人出什么事了呢?于是,这个农民的妻子和儿子边满大街的寻找这个人,没想到他竟然在农田里认认真真地劳动。

        第二天早晨,这农民又和以前一样出发劳动了,可是他在想到底有没有让农作物快速生长的方法呢?这不,他就想到了。

        傍晚,这个农民回家时对他妻子和儿子说:“你们都听好了,从此以后我种的菜不一会儿就可以成熟了。”

        他的儿子还以为他的爸爸又在说什么疯话了,急忙跑向田中,发现苗都被拔出了一大截,到明天就会全死光的。

        这个农民听了儿子的话后,从此老老实实的种菜,不再想任何鬼主意了。

       这个成语是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

       读音:tiě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前途光明的学业或事业,即便有天赋的人去学习、去做事,也是难以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

       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

       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持之以恒

       读音: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用法:作谓语、状语;表示长久不变;褒义词。词义:面对任何事情恒心对待;长久坚持下去。字意:持 :坚持,面对;之:代词,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来;恒:指恒心。亦作“ 持之以恒 ”。

       2、反义词

       半途而废

       拼音:bàn tú ér fèi

       释义:做事不能善始善终。

       成语故事: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

       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

       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严厉地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铁杵磨成针是不是成语”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